首页> 男科> 前列腺> 遗传性或原发性抗垂体后叶素性尿崩症

遗传性或原发性抗垂体后叶素性尿崩症

发病时间:不清楚

遗传性或原发性抗垂体后叶素性尿崩症

补充说明:遗传性或原发性抗垂体后叶素性尿崩症

a******W 2014-07-31 09:53

电解质紊乱 间质性肾炎 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 肾盂肾炎 遗传性或原发性抗垂体后叶素性尿崩症 多尿 多饮 脱水 胆红素 双克 CA 肾功能检查 直接胆红素 神经 肾脏 前列腺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裴韵寒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遗传性或原发性抗垂体后叶素性尿崩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是由于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遗传性或原发性抗垂体后叶素性尿崩症是由于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口渴、多饮、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精神障碍、体重减轻等症状。原发性抗垂体后叶素性尿崩症是由于编码抗垂体后叶素的基因突变所致,一般为散发病例,但也有少数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史。原发性抗垂体后叶素性尿崩症可通过尿液检查、抗利尿激素检查、禁水-加压素试验、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进行诊断。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片、鞣酸加压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颅内或者鞍区的肿瘤,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吃富含水分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等,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以免加重病情。患者还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2014-07-31 09:5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