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妇产科> 妇科> 结扎> 医源性胆管损伤

医生回答(2)

黄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医源性胆管损伤可通过腹腔镜下胆管修复术、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等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
1.腹腔镜下胆管修复术
腹腔镜下胆管修复术通过小切口进入腹腔,在影像学引导下找到受损胆管并进行缝合或修补。此手术旨在直接修复受损的胆管,恢复其完整性以消除胆汁泄漏。适用于医源性胆管损伤导致胆管破裂或狭窄的情况。
2.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在超声或CT引导下插入一根细针至受损胆管处建立外引流。该措施可暂时缓解因胆管阻塞引起的不适,为后续治疗提供安全保障。适合于医源性胆管损伤后出现急性胆管炎或积液患者。
3.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在X光监视下将特制导管插入十二指肠乳头观察胰胆管结构,并注射造影剂显示异常区域。此方法有助于评估医源性胆管损伤后的胰胆管功能状态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对于未发生穿孔但有明显临床表现者有益。
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和电解质水平,预防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同时,遵循医嘱合理饮食,避免食用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如红肉、黄油等,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2024-01-21 12:17

举报

李志越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治疗   处理胆管损伤的原则及术式要视损伤时的时间、部位、类型而定。   1.术中诊断的胆管损伤 术中及时发现并处理最为理想,因为组织健康修复成功率高,同时避免了再次手术时的困难、被动及危险性。   (1)误扎肝外胆管而未切断者:一般只需拆除结扎线即可。但如果结扎过紧过久,或松解后不能确信胆管通畅,则应考虑切开置入T管引流,以防止坏死或狭窄。胆管壁已有血运障碍坏死时,可切除该段胆管,行端端吻合或胆肠吻合术。   (2)肝外胆管切断伤:切断伤应行端端吻合术,肝(胆)总管侧壁切开置入T管引流,同时游离十二指肠外侧腹膜以减低吻合口的张力。吻合技术要求对端良好,针距均匀,一般用3-0号缝线。若胆管损伤位置高,端端吻合有困难,或胆总管切除段过长,经游离十二指肠外侧腹膜后张力仍大,则应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或胆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术后置支撑架引流6个月以上。以Roux-en-Y吻合术效果较佳。   (3)肝外胆管撕裂伤:术中因暴力牵拉所致的多为纵行裂伤,如果裂口不宽或损伤的胆管小于管径的50%,应横行缝合损伤的胆管管壁,并放置T管外引流。放置时应在损伤处的上部或下部重做切口,将T管长臂置于缝合处做支撑。一定注意不能将T管从原裂伤处置入,以免术后狭窄。若缺损较大但胆管尚有部分连接者,可采用带血运的胆囊壁、空肠壁、回肠壁、胃浆膜,脐静脉,肝圆韧带等组织修复,并加用内支撑引流术。浆膜上皮组织能较好的耐受胆汁的侵蚀,修复能力强,效果较好。   (4)胆总管下段损伤:一经发现应视具体情况做相应的处理:①假道细小,无明显的出血,仅置T管引流和腹腔引流;②假道较大,将胰头十二指肠向左内侧翻转,探查假道。若假道通向胰腺实质、肠道,无出血或出血已经停止,胆总管置T管引流,胰头十二指肠后置烟卷引流。术后要保持引流的通畅,一般多能痊愈。由于胰头十二指肠部解剖复杂,尽量避免复杂的手术处理。   2.术后早期诊断的胆管损伤 术后早期发现有胆管损伤时,要请原手术者回忆手术过程,并行腹腔穿刺、BUS等辅助检查协助诊断。胆道梗阻性损伤多为肝外胆管误结扎,应尽早再次手术早期修复或松解。对胆漏为主要表现者,视引流情况而定。若胆漏量不多且无腹膜炎症状,可保守观察。若引流不佳或已经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应积极手术探查。对于损伤72h以内、全身情况好者,再次手术可行一期修复。

2014-07-31 20:2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