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风湿免疫科> 红斑狼疮> 皮肌炎> 皮肌炎皮疹治疗

医生回答(2)

李周岚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皮肌炎皮疹的治疗可以考虑激素治疗、免疫调节剂、抗疟药、非甾体抗炎药以及皮肤局部外用药膏等方法。如果皮疹伴随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激素治疗
激素治疗通常包括口服或注射类固醇药物,如、甲泼尼龙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剂量和使用时间。类固醇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迅速控制皮肌炎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皮肤病变。
2.免疫调节剂
常用的免疫调节剂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方式给药。这些药物能够抑制异常活跃的免疫系统,减少自身抗体对肌肉组织的攻击,从而减轻皮疹和其他症状。
3.抗疟药
抗疟药主要包括羟氯喹和氯喹,每日服用一定剂量。这类药物可稳定细胞膜,减少光敏性皮损,长期使用还有助于延缓皮肤纤维化的进展。
4.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主要有吲哚美辛、布洛芬等,按医嘱规定剂量口服。此类药物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皮肌炎患者的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
5.皮肤局部外用药膏
皮肤局部外用药膏包括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以及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上述药膏能够减轻皮肤炎症反应,促进皮损愈合。患者需遵照医生指导选择合适种类并正确涂抹。
在接受激素治疗时,应监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增加感染风险或诱发糖尿病。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也有助于辅助改善皮肌炎的症状。

2023-12-25 12:01

举报

林飞儒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伴同特征性皮肤损害如以眶周为中心的紫红色浮肿性斑,Gottron氏征和甲根皱襞僵直扩张性毛细血管性红斑,结合血清肌浆酶和CPK、LDH、AST、ALT和醛缩酶的增高,24小时尿肌酸排出量增加,必要时结合肌电图的改变和病变肌肉的活组织检查,可以确诊本病。

2014-08-11 18: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