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足跟骨刺是如何形成的
补充说明:足跟骨刺是如何形成的
a******W 2014-08-14 06:45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足跟骨刺可能是由跟腱劳损、足部畸形、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足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跟腱劳损
长时间站立、走路过多或者穿着不合适的鞋子会导致脚后跟部位的肌肉和筋膜过度使用,进而出现炎症反应,久而久之可能会形成跟腱劳损。这会引起足跟疼痛、僵硬感。患者可通过按摩缓解不适症状,如用双手拇指按揉承山穴等。
2.足部畸形
足部畸形可能导致身体重量分布不均,增加足底的压力,从而刺激足跟组织增生,形成骨刺。这可能引起足跟痛、步态异常等症状。矫形鞋垫或定制支具可用于纠正足部畸形,配合物理疗法效果更佳。
3.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增长,软骨逐渐磨损,导致骨头之间的摩擦增加,从而诱发足跟骨刺。还伴随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情况发生。非甾体抗炎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能减轻炎症和疼痛。
4.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关节周围软组织受损,包括足跟周围的韧带和肌腱,这些损伤可能导致骨刺形成。此外,还可能出现关节肿胀、发热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甲氨蝶呤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控制病情发展,以免加重不适。
5.糖尿病足
高血糖状态会影响足部神经和血管的功能,导致足部感觉减退和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受到外伤和感染的侵袭,从而诱发足跟骨刺。典型表现为足部麻木、刺痛、灼热感等。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建议通过口服降糖药,比如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阿卡波糖片进行调理。
针对足跟骨刺,建议定期进行足部X光检查以及MRI成像,以便监测病情变化。适当的康复运动,如平衡训练和柔韧性练习,有助于改善症状并预防进一步的骨骼变化。
2024-02-13 15:50
举报相关问题
医生回答(2)
如果骨刺症状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使用单纯的止痛药、消炎药、镇静剂及肌肉松弛剂或非类固醇抗炎止痛剂,如阿斯匹灵、普拿疼等,减轻疼痛,使症状获得缓解。治疗骨刺也可以采热敷、超音波、电刺激、头部牵引术等方法。
2014-08-14 06:45
举报你好骨刺可以保守治疗为主的,红外线照射、热敷理疗、针灸推拿、按摩、局部封闭、神经阻滞、牵引、中医中药等。对于极少数因骨刺压迫神经、血管引起功能障碍者,应考虑手术切除,以彻底消除病根。
2014-08-14 06:45
举报向医生提问
足跟痛(calcanodynia),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附丽处骨质增生及压痛 ,侧位 X 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跖筋膜炎不一定有骨刺。
症状起因:症状起因: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尤以女性为多见。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属肝肾阴虚、痰湿、血热等因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便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可能疾病: 嗜酸性筋膜炎 强直性脊柱炎性巩膜炎 跖管综合征 跟腱后滑囊炎 跟骨骨骺骨软骨病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中医、骨科
穿龙骨刺片
补肾健骨,活血止痛。用于肾虚血瘀所致的骨性关节炎,症见关节疼痛。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Ⅰ)
①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如足靴区溃疡、糖尿病性溃疡、褥疮、窦道、肛门会阴部创面及其他难以愈合的创面。②切口愈合障碍的治疗,如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切口张力过大、术后使用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合并低蛋白血症、贫血以及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③预防和减少手术疤痕。
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镇痛类药品.用于缓解和预防关节软骨磨损、退化引起的关节疼痛,包括膝、髋、脊柱、肩、手腕、踝关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