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增高>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偏高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2)

周彬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提问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偏高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高脂血症、肝硬化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长期吃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纤维蛋白原出现升高的情况,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过量食用高蛋白的食物,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改善血液粘稠的情况。

2、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等原因引起的心肌细胞坏死的情况。患者一般会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纤维蛋白原测定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3、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主要是由于脂肪摄入过多、脂蛋白合成及代谢过程异常等原因引起的血脂异常情况。患者一般会表现为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钙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抑制剂进行治疗,如非诺贝特胶囊、苯扎贝特片等。

4、肝硬化

肝硬化主要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长期胆汁淤积等原因引起的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形成的疾病。由于肝脏功能受到损伤,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纤维蛋白原测定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水飞蓟宾等药物进行护肝治疗。

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主要是由于感染、恶性肿瘤等原因引起的血液凝固障碍的疾病。由于凝血因子的缺乏,患者会出现纤维蛋白原测定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钠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注射用尿激酶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07-23 01:57

举报

王欧洋 主治医师 温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颅脑损伤、脑血管病、脑肿瘤、癫痫等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治。

提问

针对你目前的情况,红细胞压积增高是提示血液变浓缩了,可见于生理性偏高,主要见于情绪激动、血浆量减少如大量出汗、多尿和红细胞增多,如新生儿、高原地区居民缺氧。也可能是病理性偏高,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后有大量创面渗出液等,测定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可作为计算补液的参考指标。建议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综合的判断,如果人都舒服的,其实也没什么关系,不需要治疗。

2018-08-04 16:00

举报

医生回答(2)

赵清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偏高可能是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增多症、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糖尿病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增多症
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增多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纤维蛋白原合成增加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体内存在异常纤维蛋白原基因,引起纤维蛋白原水平持续增高。针对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增多症的治疗主要是控制其相关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等。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降压治疗。
2.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增多症
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增多症是指除遗传性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常见于急性感染、创伤、手术后等情况,此时为机体应对炎症和损伤而产生的代偿性反应。对于获得性纤维蛋白原增多症,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监测纤维蛋白原水平。例如,对于急性感染患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以控制感染。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由于造血干细胞功能异常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多。红细胞增多会刺激肝脏产生更多的纤维蛋白原来维持血液黏稠度。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通常采用放血疗法降低红细胞计数。此外,还可配合医生服用羟基脲片进行化疗。
4.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恶性淋巴造血系统疾病,特点是单克隆IgM免疫球蛋白过度生产。这种疾病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进而影响到纤维蛋白原的代谢。治疗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的主要方法是化学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环磷酰胺注射液、美法仑片等。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过高,会引起血液渗透压增高,从而诱发血液凝固加快的现象,使纤维蛋白原出现偏高的现象。糖尿病患者可通过口服格列齐特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药物控制病情,改善不适症状。
建议定期监测纤维蛋白原水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并适量运动。必要时,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完善凝血功能检测、血小板计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2024-03-22 16:20

举报

许倩倩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对于血浆粘度这个问题你要慎重对待,血浆中血脂升高,血糖升高和血有形成份增加,其特征是导致血液粘度增加,血流减慢,血液循环不畅,健康状态的一些表现是出现身体乏力嗜睡,精神差等,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高血粘度,高血脂症甚至血栓病。血液粘度偏高除了遗传因素外,大多数是由于生活习惯和饮食不合理所造成的。

2014-08-15 13: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