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科> 前列腺> 嗜中性粒细胞数偏低

精选回答(2)

刘祥礼 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各种内科疾病。

提问

嗜中性粒细胞数偏低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于药物因素、伤寒、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原因引起的。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寒冷的环境中,或者长期接触射线、甲醛等有害物质,可能会导致嗜中性粒细胞数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调整饮食,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玉米等,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2、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使用氯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可能会导致体内的嗜中性粒细胞数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停止使用上述药物,以免引起不良后果。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升白细胞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利血生片、维生素B4片等。

3、伤寒

伤寒主要是由于感染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嗜中性粒细胞数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

4、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遗传、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嗜中性粒细胞数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司坦唑醇片、达那唑软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严重贫血的患者,则需要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5、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遗传、环境、雌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疲倦、体重下降等症状,检查时会出现嗜中性粒细胞数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

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不适症状的缓解也有积极意义。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后,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19-09-21 11:38

举报

陈秋生 副主任医师 新河县人民医院

擅长:主要擅长,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男科常见病,疑难病诊治

提问

白细胞中,主要是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明显增多以后,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就会下降,多数是在,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感染的时候,慢性炎症淋巴细胞会明显增多。而导致中性粒细胞数偏低。基本上临床上看到,中性粒细胞偏低,淋巴细胞偏高的情况,就是以上这些情况引起的,可以到医院去做一下检查,是不是有慢性炎症存在。

2017-09-14 17:42

举报

医生回答(2)

邓乐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您好!中性粒细胞的细胞膜能释放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在酶的作用下,由它再进一步生成一组旁分泌激素物质,如血栓素和前列腺素等,这类物质对调节血管口径和通透性有明显的作用,还能引起炎症反应和疼痛,并影响血液凝固。嗜中性粒细胞呈圆形,胞质淡红色。胞核幼稚型的呈杆状或马蹄形,成熟的呈分叶状,三叶的较多见,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后,进入血液或组织。

2015-02-12 21:22

举报

欧阳文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你好。液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病毒感染后,淋巴比例升高,中性粒细胞会下降,如果单纯中性粒细胞轻度降低原因很多,意义也不大,绝大部分的粒细胞属中性粒细胞。每微升血液中约有4500个中性粒细胞。但是如果降低明显,同时伴随有淋巴或单核细胞升高,可能与病毒感染等有关。建议你到正规的医院去做个详细的检查绝大部分的粒细胞属中性粒细胞。每微升血液中约有4500个中性粒细胞。如果单纯中性粒细胞轻度降低原因很多,意义也不大,如果降低明显,同时伴随有淋巴或单核细胞升高,可能与病毒感染等有关。

2015-02-12 21:2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阿比多尔片

治疗由A、B型流感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左氧氟沙星片

为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保证盐酸左氧氟沙星及其他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左氧氟沙星只用于治疗或预防已证明或高度怀疑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在选择或修改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时,应考虑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些试验的数据做参考,则应根据当地流行病学和病原菌敏感性进行经验性治疗。 在治疗前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分离并鉴定感染病原菌,确定其对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在获得以上检验结果之前可以先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得到检验结果之后再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与此类中的其他药物相同,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时,铜绿假单胞菌的某些菌株可以很快产生耐药性。在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掌握病原菌是否对抗菌药物持续敏感,并在细菌出现耐药性后能够及时发现。 盐酸左氧氟沙星口服制剂和注射剂可用于治疗成年人(≥18岁)由下列细菌的敏感菌株所引起的下列轻、中、重度感染。如静脉滴注对患者更为有利时(如患者不能耐受口服给药等)可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医院获得性肺炎 治疗由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粘质沙雷氏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或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同时应根据临床需要采取其他辅助治疗措施。如果已证明或怀疑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建议联合应用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 7~14天治疗方案:治疗由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包括多重耐药性菌株(MDRSP*)]、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衣原体、肺炎军团菌或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注:MDRSP(多重耐药性肺炎链球菌)指对下列两种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青霉素(MIC≥2μg/mL),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大环内酯类、四环素及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口恶唑。 5天治疗方案:治疗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 或肺炎衣原体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5天治疗方案:治疗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莫拉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10~14天治疗方案:治疗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卡他莫拉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细菌性发作 治疗由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或卡他莫拉菌引起的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细菌性发作。 复杂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 治疗由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或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复杂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 非复杂性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 治疗由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非复杂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轻度至中度),包括脓肿、蜂窝织炎、疖、脓疱病、脓皮病、伤口感染。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治疗由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或甲氧西林敏感的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复杂性尿路感染 5天治疗方案:治疗由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或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复杂性尿路感染。 10天治疗方案:治疗由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复杂性尿路感染(轻度至中度)。 急性肾盂肾炎 5天治疗方案:治疗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急性肾盂肾炎,包括合并菌血症的病名。 10天治疗方案:治疗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急性肾盂肾炎,包括合并菌血症的病名。 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治疗由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或腐生葡萄球菌引起的非复杂性尿路感染(轻度至中度)。 吸入性炭疽(暴露后) 适用于吸入性炭疽(暴露后)的治疗,在暴露于炭疽杆菌喷雾之后减少疾病的发生或减缓疾病的进展。左氧氟沙星的有效性基于人体的血浆浓度这一替代终点来预测临床疗效。 左氧氟沙星对炭疽吸入暴露后的预防作用尚未对人体进行试验。成人中超过28天疗程治疗的左氧氟沙星的安全性尚未研究。仅在获益大于风险时,才能使用左氧氟沙星长期治疗。

氨溴特罗口服溶液

用于治疗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引起的咳嗽、痰液粘稠、排痰困难、喘息等。

肤痒颗粒

祛风活血,除湿止痒。用于皮肤瘙痒病,荨麻疹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