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荨麻疹> 输血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医生回答(2)

李茂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输血可能导致溶血反应、发热性反应、过敏反应、出血倾向和感染风险等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1.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是由于输入的血液中红细胞被患者免疫系统错误识别并破坏所致。临床表现为急性腰背痛、酱油色尿液等,严重时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2.发热性反应
发热性反应主要是由白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引起,白细胞对异体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症状包括体温升高、寒战和不适感,通常在数小时内自行缓解。
3.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由机体对血液中的蛋白质成分产生过敏反应所引起的。常见症状有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需要立即处理以防止进一步恶化。
4.出血倾向
出血倾向可能与凝血因子缺乏或血小板减少有关,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轻微创伤后长时间出血,重症可能导致内脏出血,威胁生命安全。
5.感染风险
感染风险源于使用储存时间较长的血液制品,其中可能存在潜在的病原体。可能导致多种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在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如、氢化可的松等。

2023-12-24 09:24

举报

吴英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一、过敏性反应和荨麻疹输血后可发生轻重不一的过敏反应,轻者只出现单纯的荨麻疹;中型为过敏性反应;重度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和死亡。这些反应属于血浆蛋白免疫性反应,即抗原抗体反应。1、原因:(1)IgA抗体:有些受血者缺乏IgA,当输血或其他刺激后产生抗IgA抗体(可不一定有输血或妊娠史),当输入相应IgA时便发生IgA的抗原抗体反应。(2)过敏体质:对普通变应原(如花粉、尘埃等)敏感的人,易发生中度至严重荨麻疹,这可能由于IgE抗特应性变应原所致。(3)被动获得性抗体:献血者的抗体(如青霉素)通过输血传给受血者,当受血者接触相应抗原时可发生过敏反应。(4)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此种患者当注射免疫球蛋白时易发生过敏反应。2、症状和体征(1)轻度:痛痒、局部红斑、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和关节痛。血液中嗜酸性细胞增多。(2)重度:支气管痉挛,发绀、呼吸困难、肺部有喘鸣、脉快、低血压、胸骨下痛、胸部压迫感、休克、喉头水肿以至窒息。有的患者易伴有发热、寒战、咳嗽、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二、发热反应在输血期间或输后1-2小时内体温升高1摄氏度以上并有发热症状者。1、原因(1)热原:热原是由细菌和不洁物产生的,如蛋白质、死细菌及细菌产物。(2)免疫反应:多次输血或妊娠后受血者产生白细胞抗体(也可以是血小板或血浆蛋白抗体),当再次输入血细胞(也可是全血)时可产生抗原一抗体反应,激活补体,进一步引起白细胞溶解,而释放热原。2、症状和体征常表现为畏寒、寒战、发热、出汗,体温可达38-41摄氏度。反应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一般在输血开始后15-120分钟内发生,当患者白细胞凝集素效价高时,可在开始输血5分钟就出现面潮红、热感,输血后1小时出现高热。某些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心悸、心动过速和头痛,反应持续30分钟至数小时后完全消退。三、溶血性输血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是输血后红细胞受到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反应,有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之分。1、原因(1)免疫性溶血反应:一、ABO血型不合:抗体为IgM抗体,为天然完全抗体,主要是血管内溶血。二、Rh血型不合:抗体为IgG抗体,为免疫性不完全抗体,主要是血管外溶血。三、其他血型系统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如MNSs、Lewis、Kell、Di等等,发生的溶血有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四、献血者间血型不合:见于大量输血或短期内输入多个献血员的血。(2)非免疫性溶血反应:此类反应较少见,包括低渗液体输注;冰冻、过热或机械操作作破坏红细胞;某些药物的混入;献血或受血者红细胞有缺损(如某些红细胞缺陷性疾病)

2015-02-28 16:2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