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其他传染病> 病毒性出血热> 病毒性出血热的中医治疗

医生回答(2)

易茶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病毒性出血热可通过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益气养阴等中医治疗方式缓解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1.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是通过使用具有清热功效的中药来清除体内的热邪,从而达到缓解发热、口渴等症状的目的。此方法适用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高热不退、口干舌燥等症状,因为这些症状通常是由体内湿热积聚所致。
2.疏风散热
疏风散热是指采用祛除风邪、降低热度的治疗方法,一般包括服用相应药物及调整生活习惯两方面。该措施有助于减轻因风邪侵袭引起的头痛、身痛等不适;对于存在上述状况且由风邪引起者有较好效果。
3.益气养阴
益气养阴主要是通过口服补益气血、滋养阴液类中药来实现的。此法适合于改善病毒性出血热后期出现的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等现象;可辅助提升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
此外,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助于身体康复。饮食上宜选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2024-02-26 22:22

举报

董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疫疠之气所致,属“暑温”或“伏暑”,也有人将其归入“冬温时疫”的范围。由于本病具有发热及典型的皮肤斑疹等体征,故又称为“疫斑”、“疫疹”。
1.感冒、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多呈群发,上呼吸道症状特别显著,且呈热退病减,无出血热的渗出(肿)、出血及尿的突出改变,血清学检查可鉴别。

2.斑疹伤寒:该病常表现为午后寒热如疟,头痛如裂,于第4-5病日在胸、背、肩、臂依次出现鲜红色、压之退色的斑疹为其突出特点,白细胞尤其嗜酸性血细胞常显著养活用特效抗生素(四环素、强力霉素、氯霉素等)后多于24-48小时内热退病愈,外斐氏反应阳性。p/#r*, 百拇医药

3.钩体病:病发季节为夏末秋初,具有“寒热酸痛一身乏,腰酸腿痛淋巴大”的突出特征,眼结膜出血虽重而不肿胀,腓肠肌疼痛如刀割,白细胞呈低、中度增高,血小板正常,青霉素有特效,血清抗体测定如血凝、ELLSA、间接血凝、血溶,或间接荧光抗体、补体结合试验阳性可鉴别,有条件时也可进行血、脑脊液或尿培养。

4.败血症:常见于呼吸、消化、泌尿道与皮肤等,有原发感染病灶。常表现有发冷、发热、汗出三个过程,多形性皮疹,白细胞与/或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并有中毒颗粒,进行性贫血,血培养阳性,大剂联合应用抗菌剂有效。

2015-05-03 14:0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转移因子胶囊

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1.皮肤病;扁平疣,带状疱疹单纯疱疹,两周为一个疗程;银痟病,尖锐湿疣等,三个月为一个疗程;2.呼吸道疾病;反复感冒,支气管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两周一个疗程;3.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流行性血热等,三个月一个疗程;4.其他:(1)肾病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硬皮肤,红斑浪疮,溃疡病等,三个月一个疗程。(2)恶性肿瘤,肿瘤病人放化疗后的辅助治疗,一个月一个疗程。

维生素E、C颗粒

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E和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疾病,如坏血病以与种急慢性传染病或其它疾病的病后恢复期、创伤愈合期,也可用于过敏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习惯性流产不孕症以及皮肤色素沉着等的辅助治疗。

维生素C片

1.用于防治坏血病,也可用于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及紫癜等辅助治疗。克山病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时,可用大剂量本品治疗。2.用于慢性铁中毒的治疗(维生素C促进去铁胺对铁的络合,使铁排出加速)。3.用于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有效。4.用于治疗硬化、急性肝炎和砷、汞、铅、苯等慢性中毒时肝脏的损害。

肝爽颗粒

疏肝健脾,清热散瘀,保肝护肝,软坚散结。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