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偏瘫> 偏瘫康复训练方法

精选回答(2)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擅长:常见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头晕、抑郁等,以及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病、运动障碍疾病等

提问

偏瘫康复训练方法,主要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心理康复训练等。

1、关节活动度训练

偏瘫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训练主要是加强患侧肢体的主动运动,可从被动运动开始,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并注意训练患者的自主运动。

2、肌肉训练

偏瘫患者的肌肉训练主要是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可通过器械训练、手法训练、主动运动训练等方法进行训练。

3、平衡训练

平衡训练主要是训练患者的平衡能力,可通过平衡训练器、平衡板、四脚步等辅助训练。

4、步态训练

步态训练是指患者在训练行走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先进行粗大步态、细小步态的训练,再逐渐过渡到正常行走。

5、心理康复训练

偏瘫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理康复训练,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保持情绪稳定。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吃苹果、橙子、火龙果、菠菜、芹菜等新鲜的水果与蔬菜,也可以吃鸡蛋、牛肉、牛奶等富有营养的食物,提高身体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3-07-23 02:26

举报

曾宪付 主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三甲

擅长:对泌尿系结石,肿瘤,阳痿早泄,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普通外科,胆囊结石,胃溃疡,胃部肿瘤,痔疮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

提问

你好,一般出现偏瘫,多见于脑血管疾病,脑组织出现损伤后等引起。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看看具体情况如何,根据检查采取药物进行治疗,另外进行训练要根据个人情况,病情恢复情况来定。可以到医院康复科就诊检查,在医生安排下进行锻炼。医生不能上传视频和图片。

2018-09-13 15:15

举报

医生回答(5)

李娟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偏瘫康复训练可以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方法来改善功能,同时辅以针灸治疗和矫形器使用。如果症状无明显进展或有加重趋势,应尽快就医。
1.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渐进性的身体活动来增强肌肉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通常由物理治疗师指导,在特定时间段内完成指定动作。此措施有助于改善偏瘫患者受损肢体的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针对偏瘫导致的肌力下降、关节僵硬等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2.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旨在通过针对性的任务执行来恢复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由专业人员设计个性化方案,在安全环境下开展。该措施可促进偏瘫后遗留的认知、精细运动及日常生活技能缺陷得到改善。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言语疗法
言语疗法涉及各种技巧和策略,以帮助患者克服因脑损伤引起的发音、理解和交流困难。通常由语言病理学家主持,在定期会话中进行。此措施目标是恢复或改进偏瘫患者受损后的沟通能力,包括口头表达、理解他人话语以及书写等方面的能力提升。
4.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流通,缓解偏瘫带来的不适感。一般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操作,在特定穴位上插入细针保持数分钟。该传统中医疗法被认为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紧张肌肉并改善神经功能状态。对部分轻度至中度偏瘫患者可能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5.矫形器使用
矫形器定制化制作并佩戴于受影响的身体部位,如下肢,用于支撑和稳定骨骼结构。需要定期调整以适应变化的需求。这类设备有助于纠正异常姿势、减轻疼痛并预防进一步的并发症。对于存在固定畸形或容易摔倒风险的偏瘫患者尤为重要。
在整个偏瘫康复过程中,营养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的膳食搭配不仅有利于机体的修复,还能为后续的康复提供必要的能量储备。建议患者遵循医嘱,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以利于身体的恢复。

2024-02-09 04:02

举报

葛博龙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1)血压明显下降,收缩期血压在13.33kPa以下;

  (2)头部轻度前屈时出现瞳孔散大;

  (3)患侧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

  (4)呼吸不规则;呕吐频繁;

  (5)双倔弛缓性麻痹;

  (6)频发性全身痉挛;

  (7)去大脑性强直状态(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痉挛性强直)。

2015-10-01 10:18

举报

贾宝云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偏瘫康复训练可以采用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等方法来改善功能,同时辅以针灸治疗和矫形器使用。如果症状无明显进展或有加重趋势,应尽快就医。
1.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渐进性的身体活动来增强肌肉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通常由物理治疗师指导,在特定时间段内完成指定动作。此措施有助于改善偏瘫患者受损肢体的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针对偏瘫导致的肌力下降、关节僵硬等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2.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旨在通过针对性的任务执行来恢复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由专业人员设计个性化方案,在安全环境下开展。该措施可促进偏瘫后遗留的认知、精细运动及日常生活技能缺陷得到改善。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言语疗法
言语疗法涉及各种技巧和策略,以帮助患者克服因脑损伤引起的发音、理解和交流困难。通常由语言病理学家主持,在定期会话中进行。此措施目标是恢复或改进偏瘫患者受损后的沟通能力,包括口头表达、理解他人话语以及书写等方面的能力提升。
4.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流通,缓解偏瘫带来的不适感。一般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操作,在特定穴位上插入细针保持数分钟。该传统中医疗法被认为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紧张肌肉并改善神经功能状态。对部分轻度至中度偏瘫患者可能有一定的辅助效果。
5.矫形器使用
矫形器定制化制作并佩戴于受影响的身体部位,如下肢,用于支撑和稳定骨骼结构。需要定期调整以适应变化的需求。这类设备有助于纠正异常姿势、减轻疼痛并预防进一步的并发症。对于存在固定畸形或容易摔倒风险的偏瘫患者尤为重要。
在整个偏瘫康复过程中,营养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的膳食搭配不仅有利于机体的修复,还能为后续的康复提供必要的能量储备。建议患者遵循医嘱,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以利于身体的恢复。

2015-10-01 10:18

举报

段英达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一、保持正确体位与体位变换

  保持正确体位与体位变换,是中风康复治疗的第一步。正确体位可以防止肌肉弛缓或痉挛带来的特异性病理模式,防止因安静卧床引起的继发性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保持各关节的活动范围。但任何一种体位若持续时间过长,都可能引起继发性损伤。因此,要进行适当的体位变换。

  体位变换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任何体位及体位变换都要以不影响临床抢救、不造成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恶化为前提。

  2.最好每隔2小时变换一次体位。在特殊情况下亦不应超过3小时,否则,褥疮开始形成。

  3.意识明显障碍者不能取俯卧位,病情稳定者亦需从短时间开始,逐渐延长。

  4.出现下列症时,应暂时停止体位变化

2015-10-01 10:18

举报

张德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偏瘫的站立和行走训练
1、适用对象 偏瘫下肢有一定的运动功能,但站起来和行走有困难,或姿势异常者

2、目的 ①使患者能从坐位站起来,增加下肢肌力,并能站稳;②改善平衡能力,纠正异常步态;③提高步行能力,尽可能达到正常行走

3、方法

(1)站起的训练

第一步,患者坐位,双足平放在地下,双手叉握并放在面前的小桌上(双上肢尽量伸直)。

第二步,训练者站在患侧,一手扶持换膝,另一手放在患者臀部。

第三步,嘱患者上身前屈,抬臂站起。

(2)患侧下肢负责训练

第一步,训练者双手扶住患者髋部,让患者尽量站直,并用换退负重。

第二步,健腿向前跨出半步,或踏在前方的矮凳上。

(3)训练患腿向前迈步

第一步,患者站立,并尽量站直,用健手扶栏杆。

第二步,训练者在患侧后方,一手扶患者髋部,另一手帮助患脚先向后退一步,再向前迈一小步。

(4)在侧方站在患者行走

第一步,训练者站在患侧,一手握住患手使其掌心向前,另一手放在患侧腋下。

第二步,帮助患者缓慢行走,并纠正异常姿势。

(5)在后方帮助患者行走

第一步,训练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扶住患者髋部,并让其站直。

第二步,在抬起健侧下肢时,协助患者用患侧下肢站稳,并将身体重心缓慢前移。

第三步,在抬起患侧下肢时,协助患者将患侧髋部向前、向下转动。

2015-10-01 10: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