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泪道冲洗> 治溢泪症的方法

医生回答(2)

廖林海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治溢泪症可以考虑中药调理、针灸治疗、鼻腔冲洗、激光疗法、鼻息肉摘除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中药调理
通过服用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功效的中药方剂来缓解溢泪症状。中医认为溢泪多由湿热内蕴所致,选用相应药物可调和脏腑功能,改善水液代谢异常现象。
2.针灸治疗
选择特定穴位进行电针刺激,每次治疗持续30-60分钟。针灸能够调节气血流通,促进泪液分泌平衡。对于因气滞血瘀引起之溢泪病有良好效果。
3.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门配制溶液每日数次清洁双侧下鼻道区域。此方法有助于移除可能导致溢泪之异物或过敏原;长期坚持可减少炎症反应及继发性流泪。
4.激光疗法
利用特定波长激光对准受影响区域进行精准照射,在门诊条件下完成治疗过程。该技术通过破坏过度生长组织如毛细血管丛来恢复正常结构并减轻溢泪现象。是非侵入式且较为安全选项之一。
5.鼻息肉摘除术
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在显微镜辅助下彻底切除所有可见息肉组织。由于鼻息肉阻塞了部分通气道致使呼吸不畅而诱发溢泪问题;手术目标是恢复呼吸道通畅。
在治疗溢泪症时,应注意保持眼部卫生,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同时,应避免食用可能加重症状的食物,如辛辣食物和酒精。

2024-01-06 06:40

举报

易茶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溢泪症,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泪点上下各一,位于睑缘内眦端的乳头状隆起上。上泪点较下泪点位置稍靠内。泪点变位常引起溢泪症。泪小管为连接泪点与泪囊之间的小管,分上泪小管和下泪小管。每一泪小管的外侧部先与睑缘成垂直方向,然后近乎直角转向内,两泪小管汇合成泪总管,而后开口于泪囊上部。泪囊为一膜性囊,位于眼眶内侧壁前下方的泪囊窝内。泪囊上端闭合成一盲端,约在内眦上方3~5mm处。下端移行为鼻泪管。溢泪症,泪囊长约1·2cm,宽0·4~0·7cm。眼轮匝肌的肌纤维包绕泪囊和泪小管,可收缩和扩张泪囊,促使泪液排出。鼻泪管为连接泪囊下端的膜性管,上部包埋在骨性管腔中,下部逐渐变细进入鼻外侧壁粘膜内,开口于下鼻道的外侧壁

2016-02-14 17:1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