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精选回答(1)

王贞彪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三甲

擅长: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各种肝病、消化疾病、消化内镜的诊疗,在食管胃底静脉出血的硬化、套扎治疗方面经验丰富。

提问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肝功能检查等,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1、流行病学史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如果患者有以上行为,并且出现了恶心、食欲下降、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则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丙型肝炎病毒RNA检测等,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则说明患有该疾病。

2、症状体征

如果患者感染了丙型病毒性肝炎,可能会出现疲劳、食欲下降、肝区不适等症状,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出现黄疸、发热等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并且在进行体格检查时,肝区部位有压痛的情况,则可以初步判断患有该疾病。

3、病原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是诊断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金标准,主要是通过血液检查来检测体内是否含有丙型肝炎病毒,如果在血液检查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出现升高的情况,则说明患者可能患有该疾病。

4、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是进行B超检查、CT检查等,如果发现肝脏部位出现了肝硬化、肝脏体积缩小等情况,则说明患者可能患有该疾病。

5、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主要是对肝脏的生化指标进行检查,可以了解肝脏的合成功能、代谢功能、解毒功能等,如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出现升高的情况,则说明患者可能患有该疾病。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有利于明确病因,从而对症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私人物品,如浴巾、牙刷等,以免引起交叉感染。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9-01-08 21:41

举报

医生回答(4)

刘桂芝 主任医师 西安华仁医院

擅长:擅长中西医治疗肝病,肝硬化,肝硬化,乙肝大小三阳,丙肝,脂肪肝,肝功异常等疑难杂症。

提问

丙肝会传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肝炎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保肝和降酶,其是否需要治疗药看肝功能指标如果正常可以不治疗定期复查即可葵花护肝片是经典国药之一,
整体疗肝,具有保肝降酶、改善肝功能、增强肝脏解毒能力、修复肝细胞损伤、抑制肝纤维化和脂肪变性、提高机体免疫的作用。只要肝功能出现异常的时候才考虑治疗日常生活中多注意不饮酒不劳累
少吃刺激食物。

2016-11-23 10:43

举报

李英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对于丙型肝炎病毒定量一定要重视,你提到丙型肝炎病毒定量你解答如下.您好,阴性就表示没有.表面抗原阴性说明没有乙肝.您没有乙肝,或者有乙肝但是已经治愈,不需要担心.正确的治疗是患者康复的希望,如果您的身体健康出现了疾病的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早治疗早健康。

2016-11-22 13:37

举报

廖菊青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据统计,至少有二百多种以上的药物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如四环素、利福平、异烟肼、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硷以及抗生素、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药物、睾酮类激素等。据统计,药物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在所有药物不良反应病例中居第三位。其机制较复杂,如四环素可结合到肝细胞的RNA上损害肝细胞的合成功能,使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前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合成减少,线粒体内脂肪酸的氧化作用和肝细胞摄取脂肪酸的作用均发生障碍而发生脂肪肝。
毒物 常见的脂肪肝毒物有四氯化碳、黄磷、异丙醇、环己胺、依米丁、砷、铅、汞等。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如四氯化碳通过抑制肝内蛋白合成,降低肝内脂肪酸氧化率,使肝脏甘油三酯释放障碍导致脂肪肝形成。而黄磷主要是导致肝内蛋白质、载脂蛋白合成障碍而使类脂质分泌减少,脂肪在肝内堆积致脂肪肝形成。异丙醇可使肝内2-磷酸甘油增加,脂肪细胞分解脂肪增多,未酯化脂肪酸进入肝脏也增多,使肝内三酰甘油合成过多,形成脂肪肝。

2016-09-11 21:47

举报

郑力行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 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染。丙型病毒性肝炎呈全球性分布,流行性很强,国外人群丙肝病毒感染率高达3%,中国健康人群丙肝病毒(HCV)抗体阳性率为0.7%~3.1%。
1、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具,对医疗器械以及用具要进行彻底消毒,带血及体液污染物应该严格的消毒处理。
2、夫妻如果计划要小宝宝的时候,在怀孕前双方做一次丙型肝炎病毒标准物检查。如在母亲怀孕期时查出阳性,也要尽可能地降低母婴传播的危险性。婴儿出生后2-6个月,要检查两次HCV-RNA。

2016-03-13 13: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