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帕金森病有什么危害

精选回答(1)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帕金森病的损害主要表现在运动障碍、姿势平衡障碍、震颤、肌强直以及日常生活活动受限等方面。
1.运动障碍
运动障碍是因为大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导致纹状体乙酰胆碱功能相对过剩所引起的。会导致患者行动缓慢、肌肉僵硬、步态不稳等症状,严重时甚至无法独立完成日常活动。
2.姿势平衡障碍
姿势平衡障碍是由于中脑黑质多巴胺通路受损,导致小脑和前庭系统功能异常所致。容易引起跌倒,增加骨折等意外伤害的风险,影响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3.震颤
震颤主要是因为帕金森病导致的纹状体内的神经递质失衡,使肌张力增高,从而引发震颤。震颤通常从一侧上肢开始,逐渐波及同侧下肢及对侧上下肢,以静止性震颤为特征,可伴有搓丸样动作。
4.肌强直
肌强直是指肌肉持续收缩状态,这是由于纹状体内缺乏足够的多巴胺导致的。肌强直可能导致关节僵硬,限制了患者的运动范围,进一步加剧运动障碍。
5.日常生活活动受限
日常生活活动受限可能因上述多种症状交互作用而发生,也可能是由于疾病进展导致的自主生活能力下降。这会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家人或护理人员提供额外的支持和帮助。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建议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如肌电图和CT扫描,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2024-01-09 08:13

举报

医生回答(4)

赵丽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帕金森综合症,是发生于中年以上成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APDA称年龄小于40岁便开始患病者为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

2017-03-26 16:31

举报

刘华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该病起病缓慢,呈进行性加重,表现有: (1)姿势与步态 面容呆板,形若假面具;头部前倾,躯干向前倾屈曲,肘关节,膝关节微屈;走路步距小,初行缓慢,越走越快,呈慌张步态,两上肢不作前后摆动.

2017-03-26 16:29

举报

林东升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原发性震颤麻痹的病因尚未明了,10%左右的病人有家族史;部分患者可因脑炎、脑动脉硬化、脑外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一氧化碳、锰、汞、氰化物、利血平、酚噻嗪类药物中毒及抗忧郁剂(甲胺氧化酶抑制剂等)作用等都可引起类似帕金森病的表现帕金森综合征。

2017-03-26 16:19

举报

易茶娟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震颤 多见于头部和四肢,以手部最明显,手指表现为粗大的节律性震颤(呈搓丸样运动).震颤早期常在静止时出现,作随意运动和睡眠中消失,情绪激动时加重,晚期震颤可呈持续性.

2017-03-26 16: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帕金森 (帕金森病,震颤麻痹,特发性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巴金森氏症或柏金逊症,多在60岁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柔软性,变得僵硬。最早系统描述该病的是英国的内科医生詹母帕金森,当时还不知道该病应归入哪一类疾病,称该病为震颤麻痹。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在65岁人群中,1%患有此病;在>40岁人群中则为0.4%.本病也可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50%~80%的病例起病隐袭,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手部的4~8Hz的静止性"捻丸样"震颤。言语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症状。

推荐医生更多

王孝各 副主任医师

提问

贵阳中医脑康医院

苏镇培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赵龙军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孙盛同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洪绍蒙 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

薄存菊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广州附医华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