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综合征> 快乐木偶综合征的症状是什么

精选回答(2)

赵英帅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报告解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冠心病、糖尿病、胃肠炎、便秘、感冒、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综合诊疗

提问

快乐木偶综合征的症状包括面部表情异常、语言发育迟缓以及共济失调。
1.面部表情异常
快乐木偶综合征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神经肌肉疾病,影响了面部表情肌的正常功能,使得患者无法控制面部表情。该症状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僵硬或缺乏变化,可能包括眼睛闭合困难、嘴角上扬受限等。
2.语言发育迟缓
由于神经系统的异常,患者的语言中枢受到抑制,导致语言发育缓慢或停滞。这种症状通常会影响患者的发音、语法和词汇量,使难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是由于大脑和小脑功能受损引起的运动协调障碍。在快乐木偶综合征中,这些区域的异常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步态不稳、手部协调困难等症状。共济失调通常会影响患者的精细动作和平衡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导致跌倒或其他意外事件。
针对快乐木偶综合征的症状,建议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基因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如MRI。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药物治疗。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改善生活质量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024-07-16 09:07

举报

赵曙光 副主任医师 太和县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呼吸困难综合救治、创伤性/或非创伤性急症出血的微创介入治疗、急性中毒一体化救治等。

提问

您好,根据您的问题,我的答复是,快乐木偶综合症,又称安格尔曼综合症,是由基因缺陷引起,是15号染色体q11-q13缺失所致。本病由母系单基因遗传缺陷所致。其特点为严重运动障碍、智力低下,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和以巨大下颌及张口露舌以及一逗就哭为特征的特殊面容。

2018-12-14 23:06

举报

医生回答(1)

丁雷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您好,根据您的症状来看,快乐木偶综合征的症状是,所有患者表现有大笑、有枕骨沟、伸舌不正常、及特征性脑电图放电,有部分患者运动震颤、行走困难,可能由于平衡功能障碍所致。癫痫大发作,同期出现频繁屈肘的上肢上下扑翼样运动。

2018-12-14 23:1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震颤

由于对抗肌群的交替性收缩引起一个关节有规律性的运动。

  • 症状起因:生理性震颤:在某些情况下,大多数正常人在两上肢向前平伸时,手部会出现细微的快速震颤。生理性震颤的强化可见于焦虑,紧张,疲劳,代谢紊乱(例如,酒精的戒断,甲状腺毒症),或某些药物的应用(例如咖啡因及其他磷酸二酯酶抑制剂,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肾上腺皮质激素)。 原发性(良性遗传性)震颤:一种细微至粗大的慢震颤,通常影响手,头及声带。在50%病例中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素。震颤可为单侧性,震颤在静止时很轻微或不发生,当病人执行精巧动作时能引发震颤,在上述可使生理性震颤强化的任何因素影响下,原发性震颤也会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发性震颤的发病也增多,偶尔被错误地称为老年性震颤。 小脑疾病的震颤:意向性震颤(如见于多发性硬化与其他小脑传出障碍疾病),出现在运动的肢体接近目标的时候。支持性(位置性)震颤是肢体近端一种粗大的转动性震颤,在病人试图维持某一固定的姿势或负重时最为显著。摇晃是头部与躯体粗大的震颤,也是一种支持性震颤,在维持直立姿势时明显,平卧后消失。扑翼样震颤见于肝性脑病与其他代谢性脑病病例,当病人向前平伸双手时会出现一种粗大,缓慢,非节律性动作。应用肌电图记录,可观察到当病人试图保持固定姿势时,在抗地心引力的肌肉中出现间歇性的肌电静止,造成扑翼样震颤,因此它并不是真正的震颤,而是一种肌阵挛现象,一种阴性的肌阵挛。 在Wilson病(肝豆状核变性)中可以发生意向性震颤和静止性震颤。

  • 可能疾病: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眼球震颤阻滞综合征 肝火眩晕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