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湿痹是湿热吗
补充说明:湿痹是湿热吗
a******W 2022-09-02 11:16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湿痹不一定是湿热证。
湿痹在中医学中指因风寒湿邪侵入人体,导致气血运行受阻,从而引发的一系列关节、肌肉疼痛、麻木、僵硬等症状。此时由于存在外感湿邪的情况,故称之为湿痹。若患者同时伴有舌苔厚腻、口苦口臭、尿黄赤等湿热内蕴的症状,则可考虑为湿热证;反之则不是。针对湿痹的治疗应根据具体病因进行调理,如祛风湿药可用于治疗湿痹,常用药物有羌活、防己等。而湿热证则需要清利湿热,常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除湿热外,湿痹还可能与脾虚湿盛有关,因为脾主运化水湿,当脾失健运时,易致湿邪内生,进而出现肢体酸楚、重着、乏力等不适症状。其治疗需健脾祛湿,方剂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预防湿痹应注意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尤其是雨季或空调直吹的情况下。饮食方面宜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减少湿热内生的风险。
2024-02-13 15:5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病证名。风寒湿三气合而致病,以湿邪为主,表现肢体疼生酸困、病处不移的一类痹证。《素问·痹论》:“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素问·痹论》:“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中医还认为,湿邪重浊,故外感湿邪后多有身重倦困,头重如裹等症状。又因湿邪粘滞,病损往往着而难易,若其侵犯肌肤筋骨,每每既重且酸,固定一处,故有“著痹”之称。一般他说,湿邪为病,病程较长,如湿温病,常有如油入面难分难解之临床特征。风湿夹杂,侵犯肌肤,关节所形成的风湿痹症则往往反复发作。内湿病常见其病理性产物多呈秽浊不洁之物,如皮肤病变之渗出物,湿热带下之分泌物,质粘而腥臭。因此,人们常称湿为“有形之邪”,其性秽浊。著痹者,湿气胜也。夫湿,土气也,土性重缓,营卫之气与湿俱留,则著而不移,其症多汗而濡,其病多著于下,有挟寒、挟热、在气、在血之异,须审而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