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裂头蚴病> 裂头蚴病常见吗?

精选回答(1)

李明远 副主任医师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各类肝病和发热感染性疾病,以及结核,艾滋病,手足口等等传染病。

提问

裂头蚴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人体寄生虫病。

裂头蚴病是由于寄生在人体皮肤表面的裂头蚴进入人体皮肤的静脉系统,进而引起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裂头蚴病的病原体是裂头蚴,可通过皮肤接触、食物、饮水等途径感染。感染的主要症状是皮肤上的红肿、疼痛、瘙痒、皮疹等,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关节痛、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目前,裂头蚴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药物进行驱虫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吡喹酮、阿苯达唑等。其中,吡喹酮是一种广谱的抗蠕虫药物,具有驱虫的效果,可以用于治疗绦虫病、丝虫病、血吸虫病等。阿苯达唑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抗寄生虫药物,可以用于治疗裂头蚴病、蛔虫病、钩虫病等。

需要注意,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食用生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等,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卫生。

2022-09-15 02:0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