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腓总神经卡压症> 腓总神经卡压症什么症状

医生回答(1)

孔子登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男科

提问

腓总神经卡压症表现为足下垂、足内翻畸形、跨阈步态、感觉减退、肌肉萎缩等症状。如果症状持续未缓解,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神经功能并接受适当治疗。
1.足下垂
腓总神经卡压症患者由于腓总神经受压导致小腿后侧肌群失去神经支配,无法正常收缩和舒张,从而出现足下垂的症状。足下垂主要表现为踝关节背屈受限或不能,在行走时会拖着脚跟。
2.足内翻畸形
腓总神经卡压症会导致腓深神经受损,影响足内在肌的功能,使足内翻肌力减弱或消失,进而引发足内翻畸形的现象。这种畸形通常发生在足部内侧,患者可能感到不适或疼痛,严重时可能导致步态不稳。
3.跨阈步态
腓总神经卡压症会引起腓总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障碍,导致足底感觉减低,当患者试图用足跟着地时,会因感觉不到地面而踩空,形成跨阈步态。跨阈步态是指患者在行走时将一只脚抬得过高,然后突然放下,仿佛要越过门槛一样。
4.感觉减退
腓总神经卡压症会影响周围神经的传导功能,导致神经所支配区域的感觉减退或丧失。感觉减退通常出现在小腿前外侧和足背,患者可能会感到麻木或刺痛。
5.肌肉萎缩
腓总神经卡压症可导致腓总神经支配区的肌肉长期处于失神经状态,继而导致废用性肌萎缩。肌肉萎缩多见于小腿前外侧肌群,如腓骨长短肌、胫骨前肌等,患者可能出现小腿变细的情况。
针对腓总神经卡压症的症状,建议进行神经电生理测试、超声波检查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来评估神经损伤的程度。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物理疗法、矫形鞋垫或在严重情况下手术松解神经压迫。患者应避免任何加剧神经压迫的行为,如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使用不当的支具,并注意营养神经药物的应用,以促进神经恢复。

2024-02-18 22:2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步态训练矫正仪

产品适用于因脑卒中引起的下肢功能障碍致异常步态(足内翻、足下垂)患者的步态康复训练和辅助步行。

银杏叶口服液

1.老年人慢性神经感觉和认知的病理性缺陷的症状治疗(记忆力减退、智力减退及脑部血液循环不足引起的眩晕、头痛等症状)2.下肢慢性阻塞性动脉病的间歇性跛行的症状治疗(2期)注:该适应症基于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研究结果表明,50-60%接受治疗的患者行走距离至少增加50%,而在只遵循保健和饮食疗法的病人中,20-40%的患者行走距离增加50%以上。3.改善雷诺氏现象。4.血管性原因所致视力下降和视野损害的辅助性治疗。5.血管性原因所致听力下降和眩晕综合征和/或耳鸣的辅助性治疗

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因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俗称“烧心病”,因为正常情况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当反流人食管时灼烧或刺激食管而产生“烧心感”。常常发生于饭后,因为食管括约肌帐力减弱或胃内压力高于食管而引起。胃内容物长期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尤其是食臂下段黏膜而引起炎症,该病经常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道裂孔疝等病并存,但也可单独存在。根据症状不同,分别属于中医“吞酸”、“吐酸”、“噎证”、“胸痹”等病证。)与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十二指肠溃疡;治疗非甾体类抗

结合雌激素乳膏

结合雌激素阴道乳膏用于治疗萎缩性阴道炎,外阴干燥,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