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再发性呕吐> 小儿再发性呕吐的原因

医生回答(1)

张扬心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小儿再发性呕吐可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颅内压增高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可在胃部产生毒素刺激胃黏膜,导致炎症和损伤,进而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根除幽门螺杆菌通常采用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如克拉霉素联合阿莫西林、奥美拉唑等抗生素进行治疗。
2.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长期存在炎症反应,会导致胃动力减弱,消化功能减退,从而出现反复呕吐的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来缓解不适症状。
3.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是由胆囊壁受到长期炎症刺激而引起的疾病,此时由于胆汁分泌异常,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进而诱发呕吐的现象发生。针对慢性胆囊炎的治疗主要是控制症状并预防并发症,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熊去氧胆酸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药物来进行改善。
4.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是由于长期酒精滥用或其他因素导致胰腺组织受损,影响胰液分泌和消化酶的功能,造成消化不良,从而引起呕吐的情况发生。患者需要戒酒,同时配合医生通过应用胰酶制剂来补充体内缺乏的消化酶,常用药物包括复方消化酶片、米曲菌胰酶片等。
5.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可能是脑水肿、肿瘤等原因导致的,当颅腔内容积相对固定时,任何增加颅腔内容积的因素都可能导致颅内压力升高,压迫脑干延髓呕吐中枢,引起呕吐的发生。降低颅内压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注射液利尿剂快速排尿以及使用磷酸钠注射液抑制脑水肿。对于颅内高压患者,应尽快就医以获得专业治疗。
建议关注患儿饮食习惯,避免过度进食或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必要时,可以进行胃镜检查、超声波检查以及头颅磁共振成像以评估病情状况。

2024-04-15 04:1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亿方拔罐器(手宁式)

“亿方拔罐器(手拧式)”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祛邪扶正、调整脏腑、镇静止痛、消炎消肿、托毒排脓、降压止泻、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等作用。1、内科疾病:感冒、咳嗽、气管炎、哮喘、腹痛、胃痛、便秘、泄泻、呃逆、呕吐、头痛、失眠、面瘫、中风后遗症、中署、高血压病、心脏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空调综合征; 2、外科疾病:落枕、颈椎病、肩周炎、背痛、腰痛、腿痛、膝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软组织扭挫伤、多发性疖肿、痔疮、直肠脱垂(脱肛)、虫蛇咬伤; 3、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经前后期紧张综合征、产后身痛、更年期综合征; 4、儿科疾病:小儿消化不良症、小儿惊风、流行性腮腺炎、小儿疳疾、小儿腹泻、小儿厌食症; 5、皮肤科疾病:荨麻疹、带状疱疹、湿疹、丹毒、神经性皮炎、面部痤疮(粉刺); 6、五官科疾病:结膜炎(红眼病)、麦粒肿(针眼)、牙痛、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耳鸣、耳聋、鼻出血等。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 1.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2.已经治愈的食管炎患者防止复发的长期维持治疗 3.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的症状控制 4.与适当的抗菌疗法联合用药根除幽门螺杆菌,并且愈合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防止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消化性溃疡复发

铝碳酸镁片

用于慢性胃炎和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热感(烧心);酸性嗳气;饱胀等。

胆宁片

疏肝利胆,清热通下。用于肝郁气滞湿热未清所致的右上腹隐隐作痛、食入作胀、胃纳不香、嗳气、便秘;慢性胆囊炎见上述证候者。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