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小儿流涎症> 小儿流涎症中医治疗

小儿流涎症中医治疗

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流涎症中医治疗

补充说明:小儿流涎症中医治疗

a******W 2021-07-11 00:19

小儿流涎症 不适感 感染 消化 五倍子 白矾 口腔 腹部 小米粥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赵梅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小儿流涎症中医治疗可以考虑中药外敷、针灸疗法、推拿、穴位贴敷等方法。若症状持续或加剧,应咨询专业医生以排除其他潜在原因。
1.中药外敷
选用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中药材如五倍子、白矾等研磨成粉末后敷于舌下或口腔黏膜处。这些药物能够减少唾液分泌量并起到一定的止涎效果;同时还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代谢过程改善相关不适感。
2.针灸疗法
选择特定经络上的穴位进行电针刺激,每次治疗持续时间依医嘱而定。此法通过调节体内气血流通状态来缓解因脾胃功能失调所致之口涎增多现象;长期坚持可达到标本兼治目的。
3.推拿
由专业医生对患儿进行针对性按摩,通常包括腹部按揉以及背部拍打等操作。推拿有助于促进消化吸收功能正常化,并能辅助改善上述所述病理变化引起的临床表现;但须注意手法力度适宜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4.穴位贴敷
选取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穴位,在无菌条件下将药膏贴于选定部位。该方法利用药物透皮吸收作用及腧穴-脏腑特异性关系, 能够调和阴阳、健脾益气、固摄津液; 对于小儿流涎症有较好疗效。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孩子口腔卫生,定期清洁口腔,避免食物残渣滞留引起感染。饮食上宜选用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品,如小米粥、蔬菜泥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口水过多的症状。

2024-01-06 00:5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