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耳疔> 耳疔怎么引起的

医生回答(1)

陈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耳疔的发生可能与外耳道皮肤损伤感染、挖耳不当导致的继发感染、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等病因有关。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细菌侵入并繁殖,引发局部感染,从而形成耳疔。建议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频繁掏耳朵,同时控制好血糖水平,以减少耳疔的发生风险。
1.外耳道皮肤损伤感染
外耳道皮肤受到物理性、化学性等因素的损伤后,会导致局部防御功能下降,容易被细菌侵入而发生感染。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起耳疔。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软膏进行局部涂抹,如红霉素软膏、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等。
2.挖耳不当导致的继发感染
挖耳时用力过猛或工具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外耳道皮肤破损,细菌趁机进入并繁殖,从而诱发感染。针对此类原因所致的感染,通常需要口服抗生素治疗,例如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胶囊等。
3.长期慢性炎症刺激
由于长期存在外耳道炎或其他慢性疾病,炎症反复发作,对局部组织产生持续性的刺激作用,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硬结,甚至出现化脓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可以考虑通过激光疗法来促进硬结吸收和消退。
4.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
高血糖状态有利于细菌滋生和繁殖,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血糖控制不佳是诱发耳疔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时应积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糖分摄入,并加强药物治疗,如遵医嘱服用格列齐特缓释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以控制血糖水平。
建议定期清洁外耳道,但不要过度掏挖,以免加重损伤风险。同时,注意监测血糖变化,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预防耳疔的发生。

2024-01-04 23:4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