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胆碱酯酶> 胆碱酯酶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医生回答(1)

吴水全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胆碱酯酶低可能是由有机磷农药中毒、神经炎、肝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重症肌无力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有机磷农药中毒
有机磷农药进入机体后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导致胆碱能神经递质过度兴奋,进而引起M样、N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使用阿托品进行解救,此药能够对抗有机磷中毒引起的M胆碱受体兴奋状态。
2.神经炎
神经炎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炎症反应会导致神经传导障碍,影响神经元的功能。当运动神经受损时,会出现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进而导致胆碱酯酶水平降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6片、甲钴胺片等药物营养神经,改善不适症状。
3.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合成能力下降,包括胆碱酯酶在内的多种蛋白质合成减少,从而导致其浓度降低。对于肝硬化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因,如酒精性肝硬化需戒酒,病毒性肝硬化则需要抗病毒治疗。同时,保肝治疗也很重要,例如遵医嘱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
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高浓度的甲状腺激素会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和释放,因此胆碱酯酶水平也会随之降低。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口服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肠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来控制病情。
5.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导致的一种慢性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此时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受到损害,使通过神经-肌肉突触的冲动传导受阻,临床上表现为部分或全身横纹肌易疲劳,而休息后又好转的症状群。常用药物有新斯的明、吡啶斯的明等,此类药物具有促进体内乙酰胆碱合成的作用,有助于缓解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建议定期监测胆碱酯酶水平,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测,如血常规、生化全套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扫描或计算机断层扫描,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2024-03-23 21: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