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发生的原因有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发生的原因有

发病时间:不清楚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发生的原因有

补充说明: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发生的原因有

a******W 2021-07-13 17:27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神经损伤 骨折 渗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感觉减退 感染 出血 水肿 增高 创伤 清创术 手术 环丙沙星 左氧氟沙星 软组织 肌肉 神经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邹泉卿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外伤、血肿压迫、感染、局部供血不足、神经损伤等有关,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外伤
外伤导致软组织挫裂伤、出血水肿甚至骨折等,使筋膜间隙内压力增高,影响静脉回流和淋巴回流。对于开放性伤口,清创术是首要处理方式;闭合性创伤则需视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需要手术探查。
2.血肿压迫
血肿压迫使得筋膜间腔内压力增加,从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对于较小的浅表血肿可自行吸收无需特殊处理;较大深部血肿需穿刺引流。
3.感染
感染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局部渗出液增多,进一步加重筋膜间腔内的压力。针对不同类型的感染,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G或头孢类药物;而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可能需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或左氧氟沙星。
4.局部供血不足
局部供血不足会导致肌肉代谢产物不能及时被清除,进而引起筋膜间区的压力升高。改善局部循环的措施包括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以及肢体下垂位。
5.神经损伤
神经损伤可能导致局部感觉减退或消失,患者无法感知到异常压力,从而加剧了筋膜间区的压力积累。神经损伤的治疗取决于其原因和类型。常见方法包括物理疗法、神经营养药物治疗,严重时可能需手术修复受损神经。
建议定期进行受影响区域的超声波检查以监测血肿或其他相关病变的发展状况。此外,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2024-02-06 06:5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本品适用于治疗对皮质激素敏感的急性和慢性疾病。皮质激素疗法是常规疗法的一种辅助治疗,不能代替常规疗法。肌肉骨骼和软组织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滑囊炎、强直性脊椎炎、上髁炎、脊神经根炎、尾骨痛、坐骨神经痛、腰痛、斜颈、腱鞘囊肿、外生骨疣、筋膜炎。变态反应性疾病:慢性支气管哮喘(包括哮喘持续状态的辅助治疗)、枯草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气管炎、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药物反应、血清病、昆虫叮咬。皮肤病:异位性皮炎(钱币状湿疹)、神经性皮炎(局限性单纯苔藓)、接触性皮炎、重症日光性皮炎、荨麻疹、肥大性扁平苔藓、糖尿病脂性渐进性坏死、斑秃、盘状红斑狼疮、牛皮癣、瘢痕疙瘩、天疱疮、疱疹性皮炎、囊肿性痤疮。胶原病:播散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结节性血管周围炎。肿瘤:成人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姑息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其他疾患:肾上腺性腺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回肠炎、口炎性腹泻、足部疾病(硬鸡眼下滑囊炎、僵拇、小趾内翻)、需结膜下注射的疾病、皮质激素奏效的恶液质、肾炎及肾病综合征。本品可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但应适当补充盐皮质激素。本品推荐用于:(1)肌内注射治疗对全身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奏效的疾病;(2)直接注入有适应症的病患软组织;(3)关节内和关节周围注射治疗关节炎;(4)皮损内注射治疗各种皮肤病;(5)局部注射治疗某些足部炎性和囊性疾病。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云南白药

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疮疡肿毒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以及皮扶感染性疾病。

枸橼酸铋钾胶囊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红斑渗出性胃炎、糜烂性胃炎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