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么治疗

医生回答(1)

黎永安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以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脾脏切除术、免疫调节剂、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血小板输注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如、等,根据医嘱调整剂量。这类药物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能抑制免疫反应,降低自身抗体产生,从而减轻对血小板的破坏。适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脾脏切除术
脾脏切除术通常采用开放式手术或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方式,在全身麻醉下完成。手术旨在移除病态或过大的脾脏组织,改善血液学参数并缓解相关临床症状。对于存在严重脾功能亢进或因巨球蛋白血症导致持续血小板减少者为首选方案。
3.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包括环孢素A、他克莫司等,按处方规定时间服用。这些药物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减少自身免疫反应对血小板的破坏。适合于治疗由免疫因素导致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主要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达那唑等,需遵医嘱使用。上述药物可刺激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成血小板前体细胞,提高体内血小板水平。适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
5.血小板输注
当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低于一定阈值时,需要紧急输入同种异体血小板来提升计数。这是一种支持性治疗手段,旨在迅速纠正出血倾向并预防严重出血事件发生。对于任何类型的血小板减少都可能有效。
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出血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也有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

2024-01-12 15:5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左甲状腺素钠片

1、治疗非毒性的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肿切除术后,预防甲状腺肿复发;3、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功能亢进症的辅助治疗;5、甲状腺癌术后的抑制治疗;6、甲状腺抑制试验。

苯丁酸氮芥片

霍奇金病,数种非霍奇金病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晚期卵巢腺癌。本品对于部分乳腺癌病人也有明显的疗效。

阿司匹林肠溶片

抑制下述情况时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 :不稳定性心绞痛(冠状动脉血流障碍所至的心脏疼痛) ;急性心肌梗塞 ;预防心肌梗塞复发 ;动脉血管的手术后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主动脉冠状动脉静搭桥术,PTCA) ;预防大脑一过性的血流减少(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已有前驱症状,如面部或手臂肌肉一过性瘫痪或一过性失明)后预防脑梗塞。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