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内热> 内热外寒怎么治疗

医生回答(1)

葛博龙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内热外寒可以考虑使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如金银花、连翘等,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荆防败毒散、麻杏石甘汤、葛根芩连汤、三仁汤等方剂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清热解毒类中药
此类药物包括黄连、黄芩、板蓝根等中药材,通过煎煮或冲泡的方式服用。这类药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内有积滞、外感风寒所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2.荆防败毒散
荆防败毒散由荆芥、独活、柴胡、茯苓等组成,患者可水煎服。此方剂具有发汗解表、祛风化湿的作用,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导致的恶寒无汗、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痰多、苔白厚腻、脉浮滑等症状。
3.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由麻黄、石膏、杏仁、甘草组成,以上药物加水煎煮后取汁饮用。麻杏石甘汤具有宣肺泄热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外寒内热证,缓解咳逆上气、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而干的症状。
4.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组成,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后去渣留汁,分次温服。本方具有解肌退热、升阳止泻之功效,对于内热外寒所致的表里俱热、下利臭秽、肛门灼热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5.三仁汤
三仁汤由杏仁、白豆蔻、薏苡仁等组成,用水煎煮后服用。本品具有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的作用,能够改善不思饮食、胸闷呕吐、肢体倦怠、面色晦暗、小便短赤、大便溏结不调等情况。
在治疗期间,建议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加重内热外寒的症状。此外,适当增加户外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但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024-02-29 19:0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