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肛肠外科> 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电灼术的危害

医生回答(1)

赵德开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结肠息肉电灼术的潜在危害包括穿孔、出血、感染、粘连以及电解质紊乱。在进行手术前,应与医生详细讨论这些风险以做好充分准备。
1.穿孔
结肠息肉电灼术中使用高频电流导致局部组织高温而致穿孔。可引起腹膜炎、肠内容物外漏等严重并发症,需紧急手术处理。
2.出血
结肠息肉电灼术时,高频电流作用于病变部位会引起血管壁损伤,导致出血。轻者可能仅有轻微贫血,重者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需要立即止血并输血治疗。
3.感染
由于结肠息肉电灼术后存在创面,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容易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引发感染。可能导致发热、脓毒症等严重感染症状,需及时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抗感染治疗。
4.粘连
结肠息肉电灼术后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纤维化可能导致肠道粘连。长期或重度粘连可能导致肠梗阻,需要通过手术解除梗阻。
5.电解质紊乱
结肠息肉电灼术中患者处于应激状态,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蛋白质分解,同时抑制食欲,导致负氮平衡;此外,手术创伤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儿茶酚胺类物质增多,使血糖升高,促使肌肉蛋白分解加速,进一步加重负氮平衡。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下,会导致机体出现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抽搐等症状,需监测电解质水平并调整饮食结构。
结肠息肉患者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接受电灼术,以减少风险。术后需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是否有不适症状,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休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024-03-23 15:02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5%)

1.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2.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3.用于治疗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4.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5.用于治疗顽固性水肿; 6.用于治疗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氟康唑胶囊

本品主要用于以下适应症中病情较重的患者: 1.念珠菌病:用于治疗口咽部和食道念珠菌感染;播散性念珠菌病,包括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尚可用于骨髓移植患者接受细胞毒类药物或放射治疗时,预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 2.隐球菌病:用于治疗脑膜以外的新型隐球菌病;治疗隐球菌脑膜炎时,本品可作为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初治后的维持治疗药物。 3.球孢子菌病。 4.用于接受化疗、放疗和免疫抑制治疗患者的预防治疗。 5.本品亦可替代伊曲康唑用于芽生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的治疗。

定坤丹

滋补气血,调经舒郁。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下血,赤白带下,贫血衰弱,血晕血脱,产后诸虚,骨蒸潮热

人血白蛋白

1.预防和治疗循环血容量减少。2.抢救休克:如失血性休克,感染中毒性休克等。3.用于烧伤的早期和后期治疗。4.治疗低蛋白血症和水肿:如肝硬化、乙型肝炎、肾病综合征等引起的低蛋白血症,因食管、胃、肠道疾病引起的慢性营养缺乏,术后营养治疗,以及脑水肿等。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