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泌尿外科> 膀胱> 回肠膀胱扩大术治疗不稳定膀胱的机制

回肠膀胱扩大术治疗不稳定膀胱的机制

发病时间:不清楚

回肠膀胱扩大术治疗不稳定膀胱的机制

补充说明:回肠膀胱扩大术治疗不稳定膀胱的机制

a******W 2021-08-11 17:27

排尿 神经源性膀胱 括约肌功能障碍 不适感 频尿 尿路感染 尿频 尿急 感觉过敏 尿失禁 损伤 回肠膀胱扩大术 手术 膀胱 尿道 肌肉 观察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闵荣华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回肠膀胱扩大术治疗不稳定膀胱的机制是通过增加膀胱容量来缓解尿频、尿急等症状,其机制主要涉及改善神经源性膀胱、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膀胱感觉过敏、膀胱壁肌肉过度活动以及盆腔器官支持组织薄弱等问题。该手术旨在恢复膀胱的正常功能,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1.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导致对膀胱控制不完全的情况。这可能会影响患者对排尿时间的感觉和膀胱收缩力。抗胆碱能药物如托特罗定可用于缓解症状。
2.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
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是指控制尿液流出的肌肉无法正常工作,可能导致尿失禁等问题。行为疗法包括定时排尿训练、盆底肌肉锻炼等方法可以帮助改善症状。
3.膀胱感觉过敏
膀胱感觉过敏指膀胱对刺激物过于敏感,可能导致频繁的尿意感。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可减轻不适感。
4.膀胱壁肌肉过度活动
膀胱壁肌肉过度活动增加膀胱容量并减少储尿期,从而导致频尿、尿急等症状。β3受体激动剂米拉贝隆通过增强膀胱壁平滑肌来降低肌肉活动频率。
5.盆腔器官支持组织薄弱
盆腔器官支持组织薄弱会导致盆腔器官下垂,压迫邻近结构,引起排尿异常。盆底康复治疗包括提肛运动、生物反馈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可以加强盆底肌肉力量。
术后需注意观察是否有尿路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定期复查以评估恢复情况。必要时,还应进行膀胱功能测试以及超声波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2024-03-08 16:4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