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无脉络膜症> 无脉络膜症症状

医生回答(1)

闵样水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无脉络膜症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夜盲等症状,可能伴有眼底黄斑变性或视网膜色素变性。由于该疾病与遗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取专业诊断和治疗建议。
1.视力下降
无脉络膜症是遗传性疾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脉络膜血管发育异常或功能障碍,无法正常供应营养物质和氧气给视细胞。致使视觉信号传输受阻,出现视力下降。此症状主要影响黄斑区,因为黄斑区域负责精细视觉信息处理。
2.视野缺损
无脉络膜症患者因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消失,使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缺血缺氧,导致视野缺损。视野缺损可能出现在任何位置,但通常围绕中心视野周围发生。
3.夜盲
无脉络膜症会影响视杆细胞的功能,导致夜间或暗光环境下视力减退,从而引发夜盲。夜盲通常发生在中央视野周边,特别是在视野边缘。
4.眼底黄斑变性
无脉络膜症可导致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丧失功能,进而引起眼底黄斑变性。眼底黄斑位于眼球后部,是感光最敏锐的区域,病变会导致中央视野出现盲点。
5.视网膜色素变性
无脉络膜症患者的脉络膜毛细血管逐渐萎缩,可能导致继发性的视网膜色素变性。这种症状通常从周边视野开始,逐渐向中心扩散。
针对无脉络膜症的症状,建议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包括视力测试、视野检查以及眼底检查等。必要时,可能会推荐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诊断。治疗措施主要是针对症状缓解,如佩戴助视器改善视力下降,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A棕榈酸酯胶丸来辅助治疗。患者应避免强光直射眼睛,注意眼部卫生,定期复查以便监测病情变化。

2024-01-16 04:1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