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口腔科> 口腔粘膜出血> 口腔粘膜出血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查继红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口腔粘膜出血可能是由维生素K缺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
1.维生素K缺乏
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的关键辅因子,缺乏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皮肤、黏膜下出血。因此,口腔粘膜出血可能是因为维生素K缺乏。可通过口服维生素K补充剂或静脉注射维生素K来纠正缺乏状态。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免疫介导的血液系统疾病,由于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和/或产生不足,使血小板计数降低,低于正常范围,从而出现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如、等。
3.血友病
血友病为遗传性凝血功能异常疾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相关凝血因子缺乏,无法形成足够的纤维蛋白而影响止血过程,轻微创伤后长时间渗血不止。对于重型血友病A患者,输注FⅧ制剂是首选治疗方法;轻型患者则无需特殊处理。
4.牙龈炎
牙龈炎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龈组织炎症,当局部存在刺激因素时,会引起牙龈红肿、易出血的症状,进而表现为刷牙或者吃东西的时候容易出血。患者可以到医院进行超声波洁治术以清除菌斑结石。
5.牙周炎
牙周炎是累及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病变深达牙周袋内壁,可导致牙槽骨吸收,严重者甚至会造成牙齿脱落。炎症反应使得牙龈变得脆弱,轻轻触碰就会出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龈上刮治术、龈下刮治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包括牙龈、舌头、咽部以及舌系带的评估,以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测定等相关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口腔出血的原因。

2024-02-11 12:2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聚甲酚磺醛栓

1.妇科:用于宫颈糜烂宫颈炎、各类阴道感染(如细菌、滴虫和真菌引起的白带增多)、外阴瘙痒、使用子宫托造成的压迫性溃疡、宫颈息肉切除或切片检查后的止血,及加速电凝治疗后的伤口愈合;还可用于乳腺炎的预防(乳头皲裂的烧灼)。 2.外科与皮肤科:用于皮肤伤口与病变的局部治疗(如肢体溃疡、褥疮、慢性炎症等),能够加速坏死组织的脱落,止血和促进愈合过程及用于尖锐湿疣的治疗。 3.口腔科:用于口腔粘膜和齿龈的炎症口轻溃疡及扁桃体切除后的止血.

醋酸甲萘氢醌片

维生素类药。主要适用于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凝血障碍性疾病。如肠道吸收不良所致维生素K缺乏。各种原因所致的阻塞性黄疸、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胰腺炎和广泛小肠切除后肠道吸收功能减低;长期应用抗生素可导 致体内维生素K缺乏,广谱抗生素或肠道灭菌药可杀灭或抑制正常肠道内的细菌群落,致使肠道内细菌合成的维 生素减少;双香豆素等抗凝剂的分子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在体内干扰其代谢,使环氧叶绿醌不能被还原成维生素K,使体内的维生素K不能发挥其作用,造 成与维生素K缺乏相类似的后果。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

中枢性尿崩、夜间遗尿血友病等,也用于肾尿液浓缩功能的测试。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