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桡骨骨折> 小儿桡骨骨折的治疗

医生回答(1)

姚龙夏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小儿桡骨骨折的治疗可能包括固定包扎、石膏固定、弹性支具佩戴、功能锻炼、疼痛管理等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
1.固定包扎
使用绷带、夹板或其他支撑材料对受伤部位进行固定包扎,以稳定骨骼并促进愈合。固定包扎有助于限制患处活动,减少疼痛,防止二次损伤,为后续康复提供良好基础。
2.石膏固定
通过专业医生操作,在X光片监控下制作符合患者解剖结构的石膏模型,并粘贴于受伤区域,待凝固后拆除外层模具即可完成安装。此方法利用高分子材料形成的硬质外壳给予骨骼物理支持和保护,并且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及可塑性;同时还可以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
3.弹性支具佩戴
弹性支具通常由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如硅胶或聚酯纤维,可以直接套在患处或穿戴在身体上。使用时需根据个体差异调整松紧度以获得最佳效果。这类产品能够提供适度压力以改善血液循环,并减少因运动引起的不适感。此外,它们还可用于预防受伤风险,特别是在进行度运动时。
4.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包括一系列针对受损肢体的特定动作训练,旨在恢复其正常活动范围和力量。开始前应咨询医师意见,并按计划逐步增加难度。此举有助于提高肌肉耐力、改善关节灵活性以及促进神经再生;对于促进骨折愈合至关重要。但须注意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加重伤势。
5.疼痛管理
疼痛管理涉及使用非处方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来缓解因创伤引起之轻微至中度疼痛。适当的镇痛药用可以帮助患儿舒适地度过治疗期,并促进伤口愈合。选择合适种类及剂量是关键所在。
在处理小儿桡骨骨折时,应特别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避免因长期固定带来的不适引发焦虑情绪。家长要定期帮助孩子更换姿势,以避免长时间压迫导致皮肤发红或压疮形成。

2024-03-17 00:3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