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眼科> 视疲劳> 视疲劳中医的治疗方法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视疲劳可以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穴位按摩、眼保健操、眼部蒸汽疗法等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眼部问题。
1.中药调理
通过服用具有清热明目、滋阴补肾功效的中药方剂来缓解视疲劳。具体剂量及疗程需遵医嘱调整。中医认为视疲劳多因肝肾亏损、气血不足引起,中药可调养脏腑功能,改善视力状况。
2.针灸疗法
选择特定经络上的穴位进行电针刺激,每次治疗时间约30分钟至60分钟。针灸能够调节体内气血流通,缓解眼部肌肉紧张状态;对于长期用眼导致的干涩、疼痛等症状有较好效果。
3.穴位按摩
选取太阳穴、攒竹穴等关键穴位,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轻柔地按压或旋转。中医认为这些部位与眼睛功能密切相关,经常按摩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舒缓压力,并提高视力清晰度。
4.眼保健操
按照指定的动作顺序轮流对眉弓、眼窝周围等区域进行按摩。此方法旨在通过特定手法刺激眼部周围的神经和血管系统,从而缓解视觉疲劳并预防近视发生。
5.眼部蒸汽疗法
利用加湿器或其他设备产生微温湿度环境,笼罩于面部5-10分钟。湿润空气有助于放松睫状肌和平滑晶状体曲率,减轻因长时间盯屏引起的干涩感以及模糊成像现象。
此外,建议患者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是对于存在屈光不正的人群,必要时可通过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矫正视力。

2024-01-20 01:00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气血不足 (气血虚弱)

气虚证是人体之气不足导致气的基本功能减退的虚弱证候。这里的“气”,指的是全身之气,也涵盖脏腑、组织之气。

  • 症状起因:气虚证是指气的生成不足,或者消耗过度而致气的功能减退所致病证。“气机失调证”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所引起的病证。此中又有“气滞证”、“气逆证”、“气陷证”、“气闭证”、“气脱证”的不同类型。由于气的运动是从各个脏腑经络、组织器官为其活动场所,是通过各脏腑、器官的相应功能体现其存在,因此“气机失调”所致病证是离不开相关内脏的功能障碍。

  • 可能疾病: 产后虚羸 肝血虚证 虚劳 血症 血证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中医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