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小儿内科> 儿童> 小孩> 宝宝肚子鼓鼓的是怎么回事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宝宝肚子鼓鼓的可能是腹壁肌肉发育不全、腹腔积液、肠梗阻、幽门痉挛、先天性巨结肠症等疾病的表现,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1.腹壁肌肉发育不全
腹壁肌肉发育不全导致腹肌薄弱,无法有效支撑内脏器官,从而引起腹部膨隆。针对此类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弹性束腹带进行压迫疗法以改善症状。
2.腹腔积液
腹腔积液是指腹膜腔内的液体量超过正常范围,当液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腹部膨胀和压力增加,进而出现腹部膨隆的现象。对于此病,可遵医嘱通过利尿剂如、螺内酯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肠梗阻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使肠管狭窄或闭塞,此时食物残渣不能顺利通过肠道,导致肠内容物滞留并产生大量气体和液体,进而引起腹胀。手术是解决肠梗阻的主要方法,例如开腹探查术、肠粘连松解术等。
4.幽门痉挛
幽门部平滑肌发生阵发性收缩,持续时间较长,致使胃出口受阻,造成暂时性的消化道动力性梗阻。若未及时处理,易导致胃内压增高,继而形成胃扩张,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呕吐等症状。建议患儿采取头低脚高位,同时还可以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排气、排便,必要时也可以使用胃肠减压的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5.先天性巨结肠症
先天性巨结肠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由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或缺如所致,这些细胞负责控制肠道蠕动,因此导致近端肠段出现慢性炎症和纤维化改变,远端肠段则因为缺乏神经支配而失去正常的运动功能,近端肠段逐渐增厚、变长,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囊袋状结构。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来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有助于改善病情。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腹泻、便秘交替的情况,以及大便次数是否增多,以排除是否存在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可能性。必要时,可以通过超声波检查、X线检查等方式进一步评估患儿的消化系统状况。

2024-04-15 00:0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肠梗阻

肠梗阻(intestinalobstruction,ileus)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为常见急腹症,可因多种因素引起。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则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当然,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致治愈。常见的有胆石性肠梗阻、肠石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小儿蛔虫性肠梗阻、小儿胃肠道异物及异物性肠梗阻、小儿动力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痉挛性肠梗阻、小肠梗阻、大肠梗阻、急性肠梗阻、神经性肠梗阻、妊娠合并肠梗阻、假性肠梗阻等。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