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肿瘤科> 病理什么情况下加做免疫组化?

病理什么情况下加做免疫组化?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理什么情况下加做免疫组化?

补充说明:病理什么情况下加做免疫组化?

a******W 2021-11-12 16:43

肿瘤 化疗 癌症 肿瘤治疗 恶性肿瘤 放疗 靶向治疗 睡眠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李帆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领域:掌握最新的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诊疗知识,善于与患者沟通,指导患者健康饮食

提问

病理活检在肿瘤标志物异常、组织学诊断不明确、新辅助化疗后评估疗效、鉴别良恶性病变、可疑转移性病变等情况下可能需要加做免疫组化。但需注意的是,免疫组化并不能替代其他检查手段,且食物本身并无治疗作用。
1.肿瘤标志物异常
肿瘤标志物异常是病理医生会建议进行免疫组化的一个常见原因。通过检测特定蛋白表达情况,有助于确认是否存在肿瘤或判断其类型。如果患者存在肿瘤标志物异常的情况,则可能表明体内存在癌细胞,此时需要进一步进行免疫组化检查以确定癌症的具体类型和分期。
2.组织学诊断不明确
当患者的组织学诊断不明确时,为了更准确地确定疾病性质,病理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免疫组化分析。该指标下出现此类情况时,由于无法排除恶变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增加免疫组化项目来协助诊断。
3.新辅助化疗后评估疗效
新辅助化疗后评估疗效也是进行免疫组化的指征之一,因为免疫组化可以帮助观察化疗对肿瘤细胞的影响及是否敏感。对于这类患者而言,免疫组化结果能够提供关于肿瘤治疗反应的重要信息,指导后续治疗方案调整。
4.鉴别良恶性病变
鉴别良恶性病变是进行免疫组化的主要目的之一,因为某些生物标志物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中。针对这种情况,免疫组化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关于肿瘤特征的信息,帮助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计划。
5.可疑转移性病变
可疑转移性病变是指原发灶已切除但无法确定是否存在远处转移,此时需借助免疫组化判断是否有远处器官受累。若确诊为转移性病变,则意味着病情已经进入晚期阶段,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策略,如放疗、靶向治疗等。
上述提及的相关检查均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因不当饮食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此外,患者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2024-01-05 12:0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肿瘤性息肉

肿瘤性息肉(TumorousPolyp)是大肠膜上皮细胞增生的真性肿瘤,其单发者统称为腺瘤,根据其组织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的不同又可分为腺管状、绒毛状和混合性3类。多发性者常见为家族性腺瘤病,其他尚有非家族性腺瘤病及伴有消化道外肿瘤的Gardner氏综合征、 Turcot氏综合征等,它们多有不同的恶变率、被视为癌前病变,因此腺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推荐医生更多

孙少川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靳凤忠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孙宝友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复大肿瘤医院

侯百鸿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贾成 主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

杨汉民 主任医师

提问

咸阳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