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新生儿为什么会有黄疸
补充说明:新生儿为什么会有黄疸
a******W 2021-11-13 21:1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新生儿出现黄疸可能与胆红素代谢异常、母乳喂养引起的新生儿黄疸、感染性疾患、先天性溶血病以及巨球蛋白血症等病因有关。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引起新生儿黄疸。鉴于新生儿黄疸可能影响其健康,建议立即咨询专业医生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胆红素代谢异常
由于未结合胆红素产生过多、肝细胞摄取和结合胆红素障碍以及胆汁排泄受阻等原因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使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升高。轻至中度的高胆红素血症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密切监测并防止核黄疸的发生。
2.母乳喂养引起的新生儿黄疸
母乳中含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促进肠道内未结合胆红素转变成游离胆红素,增加其肠肝循环,从而引起黄疸。此外,母乳还含有白介素-6等促炎因子,这些因素可能通过刺激胆红素的合成或抑制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而加重黄疸。对于母乳喂养引起的新生儿黄疸,可以考虑暂停母乳48~72小时,以减轻症状。
3.感染性疾患
感染性疾患如细菌、病毒感染,会导致机体免疫反应增强,间接胆红素的代谢加快,进而出现黄疸现象。针对感染性疾患所致的黄疸,应首先确定感染源,然后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例如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4.先天性溶血病
遗传性或出生后获得性的红细胞破坏加速,超过了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导致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超过肝细胞摄取能力时就会发生黄疸。轻者可通过光疗缓解,重症则需要换血治疗。
5.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患者体内存在大量单克隆IgM型免疫球蛋白,这种免疫球蛋白分子量较大,在血液循环中不易被肝脏摄取和利用,因此会在血液中积累,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黄疸。巨球蛋白血症的治疗通常包括化疗和靶向治疗,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等。
新生儿黄疸需警惕核黄疸的发生,建议定期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肝脏和胆囊的情况。
2024-03-08 00:3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新生儿多
临床检查:1分钟胆红素 尿常规 肝功能 白蛋白(A,Alb) 血清球蛋白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5000元
胆石通胶囊
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用于肝胆湿热,右胁疼痛,痞渴呕恶,黄疸口苦,以及胆石症、胆囊炎、胆道炎属肝胆湿热证者。
利肝隆颗粒
疏肝解郁,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对血清谷丙转氨酶,麝香草酚浊度,黄疸指数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有较好的效果。
硫唑嘌呤片
1.急慢性白血病,对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近期疗效较好,作用快,但缓解期短;2.后天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3.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自体免疫有关的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4.甲状腺机能亢进,重症肌无力;5.其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节段性肠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狼疮性肾炎,增殖性肾炎,Wegener氏肉芽肿等。
苯丁酸氮芥片
霍奇金病,数种非霍奇金病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瓦尔登斯特伦巨球蛋白血症,晚期卵巢腺癌。本品对于部分乳腺癌病人也有明显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