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 肿瘤医院> 原发性肝癌的药物治疗

医生回答(1)

马适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肿瘤科

提问

原发性肝癌早期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60%以上,即使是晚期也应积极给予手术、化疗等综合治疗。常用的抗肿瘤药有细胞毒性类抗癌药、分子靶向药物和中成药。
一、细胞毒类抗癌药
1.氟尿嘧啶:为烷化剂,能干扰DNA合成,抑制RNA及蛋白质合成,属于常用的一线用药,适用于各期患者,可与放射治疗配合应用或单独用于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手术者。
2.吉西他滨:为鸟嘌呤核苷酸类似物,通过特异性掺入DNA并进行复制而起到抑菌作用,可用于肝功能正常以及肝功能异常患者的姑息治疗。
3.卡培他滨:为一种新型口服双黄酮衍生物,可通过抑制二氢乳清酸脱氢酶使叶酸生成减少,从而阻断核酸合成途径,对增殖迅速的肿瘤细胞最为敏感,常用于联合化疗效果不佳者的单药辅助治疗。
4.伊立替康:为拓扑异构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多种酶活性,包括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蛋白激酶,还可能影响微管解聚和微管装配,从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5.索拉非尼:是一种多靶点的口服靶向药物,主要针对VEGFR Ⅰ/Ⅱ/Ⅲ、PDGFRα、FMS样酪氨酸激酶-3等多个靶点,主要用于转移性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也可用于局部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
6.瑞戈非尼:是三通道小分子多靶点药物,作用于血浆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间质细胞衍生因子受体(IgfR)以及血栓调节素受体(TM)。在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方面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小。
7.仑伐替尼:是一种选择性血管紧张素II型受体拮抗剂,具有直接的血管舒张作用,并且可以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晚期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
8.阿帕替尼:是一种多靶点的小分子TKI类药物,作用于多个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成分,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广泛应用于肝细胞癌的临床治疗。
9.甲磺酸仑伐替尼胶囊:是一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的前体药物,可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及其产生过多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从而抑制肝脏瘢痕组织的形成。
二、分子靶向药物
1.索拉菲尼:是一种多靶点口服靶向药物,可同时作用于VEGF、FGFR、RET、AXL等多种致癌驱动基因突变所致癌症。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治疗不适宜手术切除、化疗或者放疗的患者。
2.呋喹替尼:是一种口服的希夫碱类化合物,可抑制VEGFR I、II、III的激活,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主要用于既往未接受过系统化疗、肝功能正常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
3.瑞马唑仑:是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物,可抑制钙离子流入神经元胞体,阻止谷氨酸诱导动作电位的发生,还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适用于肝移植术后的围手术期处理。
三、中成药
常见的有参芪扶正注射液、消癥颗粒等,参芪扶正注射液由党参、黄芪提取而成,具有益气扶正的功效,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虚证,可改善肝癌病人的症状,减轻放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消癥颗粒是由黄芪、党参、补骨脂等中药组成,具有健脾利湿、消瘀散结的功能,对于肝郁气滞、气血亏虚导致的肝腹水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024-01-10 19:1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