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科> 骨科> 骨质疏松> 具有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是

精选回答(1)

崔尚斌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脊柱侧弯畸形,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肿瘤,脊柱创伤

提问

具有抗骨质疏松作用的药物,主要包括钙剂、维生素D、性激素、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等。

1、钙剂

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牙齿和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适当补充钙剂可以增加骨骼的强度,减少骨质流失,从而起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钙剂主要包括碳酸钙、枸檬酸钙、乳酸钙等。

2、维生素D

维生素D主要作用是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从而提高血钙、血磷的水平,有利于骨骼的健康。维生素D主要包括维生素D2、维生素D3、维生素D4和维生素D5。

3、性激素

雌激素可以促进骨骼的形成,还可以维持肌肉的力量和质量,同时也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雌激素主要包括雌二醇、雌酮、雌三醇等。

4、双膦酸盐

双膦酸盐是一种有机钙盐,能够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起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双膦酸盐可以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降低发生骨折的风险。常用的双膦酸盐包括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利塞膦酸钠等。

5、降钙素

降钙素可以促进骨骼的重吸收,并且可以促进骨骼形成,从而起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降钙素可以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骨髓炎等疾病。

6、雌激素

雌激素可以促进骨骼的重建,并且可以促进骨骼的新陈代谢。雌激素主要包括雌二醇、雌酮、雌三醇等。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导致病情加重。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吃富含钙元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也有利于骨骼健康。

2023-09-12 20:1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