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 肿瘤医院> 脑瘤是什么引起的

医生回答(1)

齐宣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肿瘤科

提问

引起脑瘤的原因并不明确,考虑与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遗传因素有关。临床中常见的脑瘤包括胶质瘤、垂体瘤、神经鞘瘤等,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原因
1.物理因素:如果长期接触放射线,可能会增加患脑瘤的风险,主要是因为放疗时使用的X光线和γ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容易对颅内组织造成损伤而引发癌变。
2.化学因素:若经常吸入或摄入亚硝基化合物、类药物等有害物质,可导致细胞核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提高发生基因突变的几率,诱发脑瘤的发生。
3.遗传因素:有肿瘤家族史者更容易出现脑瘤的情况,其发病风险较正常人群高4倍以上,且发病部位以小脑较为常见。
二、疾病
1.胶质瘤:属于比较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可能与病毒感染、电离辐射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并伴有癫痫发作、感觉障碍等情况。对于早期的胶质瘤患者,可通过手术方法将病灶切除,但晚期患者则需采用化疗结合放疗的方法综合治疗。
2.垂体瘤:是一种起源于腺上皮的良性肿瘤,通常与基因突变、生长激素释放激素过度刺激等因素有关,可导致患者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内分泌失调等症状。一般可以通过经蝶显微外科手术来切除肿瘤,而对于无法通过手术完全切除的患者,则可以采取放疗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延缓病情进展。
3.神经鞘瘤:是发生在神经系统的一种良性肿瘤,可能是由于离子辐射所造成的肿瘤病变,常会伴随疼痛、麻木等症状。此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马西平片、普瑞巴林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必要时也可遵医嘱选择手术切除治疗。
除了上述情况外,还可能是脑膜瘤等原因导致。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身体健康。

2024-01-09 16:2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卡莫司汀注射液

因能够通过血脑屏障,故对脑瘤(恶性胶质细胞瘤、脑干胶质瘤、成神经管细胞瘤、星形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脑转移瘤和脑膜白血病有效,对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与其它药物合用对恶性黑色素瘤有效。

替莫唑胺胶囊

本品用于治疗 :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开始先与放疗联合治疗,随后作为辅助治疗 ;常规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甲磺酸溴隐亭片

内分泌系统疾病:泌乳素依赖性月经周期紊乱和不育症(伴随高或正常泌乳素血症)、闭经(伴有或不伴有溢乳)、月经过少、黄体功能不足和药物诱导的高泌乳激素症(抗精神病药物和高血压治疗药物)。非催乳素依赖性不育症:多囊性卵巢综合症、与抗雌激素联合运用(如:氯底酚胺)治疗无排卵症。高泌乳素瘤:垂体泌乳激素分泌腺瘤的保守治疗,在手术治疗前抑制肿瘤生长或减小肿瘤面积,使切除容易进行;术后可用于降低仍然较高的泌乳素水平。肢端肥大症:单独应用或联合放疗、手术等可降低生长激素的血浆水平。抑制生理性泌乳:分娩或流产后通过抑制泌乳

注射用甲氨蝶呤

1.各型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淋巴瘤和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病。2.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睾丸癌。3.头颈部癌、支气管肺癌、各种软组织肉瘤。4.高剂量用于骨肉病,鞘内注射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脑膜白血病以及恶性淋巴瘤的神经侵犯,本品对银屑病也有一定疗效。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