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大便失禁> 老人大便失禁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

医生回答(1)

李骥实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神经内科

提问

老人大便失禁可能是压力性失禁、年龄相关性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直肠脱垂、巨球蛋白血症、脑血管意外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1.压力性失禁
由于长期便秘、腹内压增高导致肛门黏膜下层组织薄弱,从而引起大便失禁的情况发生。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调理,如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缓泻剂改善排便困难的症状。
2.年龄相关性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弱
随着年龄增长,肛门括约肌逐渐退化和松弛,无法有效控制排便,进而出现大便失禁的现象。针对此病可以考虑生物反馈疗法,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学习控制肛门肌肉收缩以增强括约肌功能。
3.直肠脱垂
主要是因为年老体弱、久病卧床等原因导致骨盆肌肉和直肠周围组织失去张力而发生的疾病。当直肠前壁全层下移时,会导致肛门括约肌功能丧失,从而引起大便失禁。对于轻度的直肠脱垂,可以通过提肛运动来加强肛门括约肌的力量,减少脱垂的发生。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血液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单克隆浆细胞过度增生并分泌大量免疫球蛋白IgM。高浓度的IgM可能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水肿,压迫到脊髓及其神经根,进而影响大小便的功能。巨球蛋白血症通常采用化疗方式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氟达拉滨等。
5.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是指大脑中的动脉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氧和坏死,引起急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受损区域包括负责控制排尿和排便的大脑区域,因此可能导致大便失禁。脑血管意外的治疗需要紧急处理,包括溶栓治疗和手术干预,例如颅内压降低术、去骨瓣减压术等。
建议定期进行肛门直肠功能评估以及泌尿系统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管理相关问题。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运动量也有助于预防便秘和促进肠道健康。

2024-04-18 03:2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