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 肿瘤医院> 肝癌介入治疗最常见的栓塞剂

肝癌介入治疗最常见的栓塞剂

发病时间:不清楚

肝癌介入治疗最常见的栓塞剂

补充说明:肝癌介入治疗最常见的栓塞剂

a******W 2024-01-09 16:25

肝癌 恶性肿瘤 肝炎 病毒感染 肝癌介入 肿瘤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肺水肿 肝区疼痛 黄疸 恶心 呕吐 头痛 脑水肿 消瘦 乏力 明胶 化疗 肝脏 血管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祝让逸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肿瘤科

提问

肝癌介入治疗常见的栓塞剂有无水乙醇、碘油、聚桂醇注射液等硬化剂以及黏度比较高的微球。肝癌是恶性肿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肝炎病毒感染所导致,也有可能与饮酒有关。
一、硬化剂
1.无水乙醇:在进行肝癌介入治疗时,将酒精通过导管注入到肿瘤内部,能够起到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并且还可以使肝脏内的血管闭塞,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无水乙醇属于挥发性物质,在注入体内后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人群还可能伴有头痛的情况发生。
2.碘油:其主要成分为医用乳胶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及可塑性,可以有效地阻断肝癌的血供,从而使肿瘤组织缺血而变小甚至消失。但由于碘油为含碘制剂,如果大量摄入则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生,因此不建议存在甲亢病史者使用该药。
3.聚桂醇注射液:是一种高黏性的液体,进入人体后会逐渐形成较厚的膜样结构,从而有效阻止肝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坏死后的继续扩散和转移,同时还能促进正常肝脏组织再生修复。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剂量,以免因药物浓度过高等原因而导致肺水肿或脑水肿等情况的发生。
4.其他硬化剂:如亚甲蓝、博来霉素等也可以作为肝癌介入治疗的栓塞剂,其中博来霉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破坏肿瘤细胞的DNA,进而使其失去增殖能力,达到治疗目的。
二、微球
常用的微球材料包括明胶海绵微球、微米气泡等,前者可通过化学栓塞的方式,即向海绵表面添加载有化疗药物或其他有害物质的溶液,以实现对肝癌的局部治疗;后者则是利用高压气体产生的微细气泡,通过破坏肝癌周围的组织和血管系统,达到治疗效果。此外,对于一些不适合用硬化剂进行栓塞的部位,也可考虑采用微球来进行栓塞治疗。
当发现自身存在肝区疼痛不适、黄疸、消瘦乏力等表现时,则需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并完善相关检查,若明确诊断为肝癌,则应尽早遵医嘱进行积极治疗。

2024-01-09 16:2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