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补津液的中药有几种

精选回答(1)

张瑜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擅长:中医内科相关疾病,尤其是中医胃肠道疾病,以及人体亚健康状态调理、皮肤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咽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提问

补津液的中药有很多,常见的有北沙参、西洋参、麦冬、五味子、黄精等。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等的内液,如胃液、肠液、汗液、泪液、尿液等。中医认为津液是人体内的精微物质,能够滋养五脏六腑、经络、形体、官窍,还可以化生血液、营养脏腑组织,有滋润和濡养脏腑组织、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作用。

1、北沙参

北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肺热燥咳、阴虚劳嗽、干咳痰黏、胃阴不足、食少呕吐等症状。

2、西洋参

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归心、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气虚阴亏、虚热烦倦、咳喘痰血、内热消渴、口燥咽干等症状。

3、麦冬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等症状。

4、五味子

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久咳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等症状。

5、黄精

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填精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脾胃虚弱、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腰膝酸软、内热消渴等症状。

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盲目用药,以免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在用药期间应避免吃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等,以免影响药效。

2023-08-24 09:1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