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院> 肿瘤医院> 【关于前致癌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医生回答(1)

狄祥夜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全科

提问

【关于前致癌物的叙述正确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如吸烟、空气污染等。而长期接触低剂量化学物质或物理因素可能会导致细胞发生癌变,即为前致癌物。常见的前致癌物包括烟草烟雾中的尼古丁、煤焦油、苯丙芘等,以及电离辐射和职业性放射性氡气暴露等。
一、尼古丁
1.刺激:香烟点燃后产生的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成分,如氰化钾、亚硝胺类化合物及芳香族化合物等,可对机体产生多种危害作用,如损伤血管内皮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还可引起肺部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道肿瘤等。
2.依赖:由于尼古丁有成瘾性,若长期大量吸烟,可能使机体对其形成依赖,并且逐渐增加摄入量以维持体内血清浓度,最终可能导致戒断反应,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甚至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3.其他:长期大量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显著升高,而且与开始吸烟年龄、每日吸烟支数呈正相关关系。此外,吸烟还会增加罹患口腔癌、喉癌、鼻咽癌、食管癌等多种癌症的概率。
二、空气污染
当吸入被粉尘、二氧化硫、臭氧、甲醛等有害气体混合在一起形成的空气时,则会因这些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黏膜,从而造成黏膜炎症改变,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组织增生、突变,诱发各种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
三、电离辐射和职业性放射性氡气暴露
如果长时间处于电离辐射环境中,比如经常进行X线检查或者进行放疗的人群,则有可能会对身体器官造成不可逆性的损害,还容易诱发各种癌症。另外,职业性放射性氡气暴露也会增加肺癌、白血病等癌症发生的概率。
四、其他原因
除上述常见情况外,若长期服用避孕药也可能增加子宫颈癌、卵巢癌等妇科恶性肿瘤患病风险。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接触以上不良环境和物质,以免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对于已经明确存在某一种特定致癌因素的人群,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处理。

2024-01-26 10:4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