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传染病科> 肝病科> 黄疸> 黄疸是否有传染性呢

精选回答(1)

方霖 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精通内镜下操作、治疗,已开展胃、肠镜近9万例,小肠镜、胶囊内镜千余例

提问

黄疸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其发生与胆红素代谢异常有关。
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进而引起皮肤、黏膜等部位出现黄色染色的现象。这一过程不涉及病原体传播,因此不具备传染性。黄疸的发生可能与肝脏功能障碍、溶血性疾病或遗传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与病原体无关,所以黄疸不具有传染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类型的黄疸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如病毒性肝炎,虽然这种情况下黄疸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病毒本身具有传染性,可通过密切接触、血液传播等方式传播给他人。此外,如果黄疸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可能是由感染引起的,此时需要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黄疸患者,建议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避免饮酒和使用损害肝脏的药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同时,应关注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2024-05-30 13:49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

胡东红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京坛肝病医院

袁成民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中医肝病医院

闫玉萍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中医肝病医院

王兆红 副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中医肝病医院

陈士俊 主任医师

提问

济南中医肝病医院

洪臣 医师

提问

济南中医肝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