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后循环缺血> 后循环缺血怎么治疗最好

后循环缺血怎么治疗最好

发病时间:不清楚

后循环缺血怎么治疗最好

补充说明:后循环缺血怎么治疗最好

2024-06-17 14:41

后循环缺血 高血压 高脂血症 血栓形成 睡眠质量 支架 阿司匹林 血压 血糖 血管 大脑 动脉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雷鸣 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痴呆,帕金森,脑血管病等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提问

后循环缺血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等措施进行治疗。
1.生活方式干预
戒烟限酒、低盐饮食、规律运动是改善后循环缺血的基础。如每天坚持半小时有氧运动。这些措施有助于控制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减少脑部供血不足的风险。适用于所有存在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特别是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者。
2.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抗凝药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剂如氯吡格雷以及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等。根据医嘱定期服用。上述药物通过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液黏稠度及稳定斑块等方式来增加大脑供血,缓解症状。适用于确诊为后循环缺血且无禁忌证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血管内介入治疗
经股动脉穿刺至颈动脉或椎动脉,置入支架扩张狭窄部位,如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此方法直接解除血管阻塞,恢复脑部供血。适合于严重、急性或反复发作的后循环缺血。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水平,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以免加重病情。

2024-06-17 18:17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