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五官科> 口腔科> 拔牙> 为什么拔牙不用可吸收线缝合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拔牙后不用可吸收线缝合通常是因为存在感染控制不佳、牙龈炎、牙周病、干槽症风险较高、凝血功能异常等病因。这些情况可能导致术后感染或愈合问题,因此需要使用传统的不可吸收线进行缝合以确保最佳的愈合效果。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病因接受相应治疗。
1.感染控制不佳
使用非吸收性缝线可以提供更好的感染防护和愈合环境。因为吸收线可能过早被身体分解,导致细菌进入伤口并引起感染。对于复杂或深部创伤,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脏手术切口,使用不可吸收线材以减少感染风险是必要的。
2.牙龈炎
牙龈炎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龈组织炎症,此时牙龈处于充血水肿状态,易出血、疼痛,用可吸收线可能会刺激牙龈,加重炎症反应。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复方硼砂含漱液等缓解不适症状。
3.牙周病
牙周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长期存在口腔卫生不良等问题,可能导致局部软硬组织损伤,出现红肿、出血等症状,如果使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患者可通过超声波洁治术、龈下刮治术等方式清除牙石和菌斑,改善病情。
4.干槽症风险较高
干槽症是指在拔牙后24-72小时内出现剧烈疼痛的一种并发症,使用可吸收线无法有效防止感染的发生,从而增加患干槽症的风险。针对干槽症的治疗方法包括镇痛药物、抗生素应用以及对受损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必要时也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药物预防感染。
5.凝血功能异常
凝血功能异常会影响血液凝固过程,导致伤口愈合缓慢甚至难以止血,使用可吸收线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应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操作,若必须进行,则需在术前评估并调整患者的凝血功能至正常范围。例如,对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以通过输注血小板悬液来提高血小板计数;对于凝血因子缺乏者,可以补充相应的凝血因子制剂。
建议定期回访,特别是在术后几周内,以便监测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食用过硬或过热的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感染风险。

2024-04-02 22:43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牙龈炎

牙龈炎是指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的急、慢性炎症。牙龈(gingiva)是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粘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牙菌斑是牙龈炎的始动因子,牙龈炎常见表现为牙龈出血,红肿,胀痛,有可能向深层发展导致牙周炎。由细菌感染、外物刺激以及食物嵌塞等均可引起牙龈炎,一般最常见的是以细菌感染为主。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