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胃气虚> 脾胃气虚证怎么调理

脾胃气虚证怎么调理

发病时间:不清楚

脾胃气虚证怎么调理

补充说明:脾胃气虚证怎么调理

a******W 2022-03-04 16:10

消化 食欲不振 腹胀 党参 白术 腹泻 乏力 温热 睡眠 风寒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精选回答(1)

于晨光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科,儿科,妇科,皮肤科疾病,主要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

提问

脾胃气虚证可以通过饮食调理、中药调理、艾灸疗法、运动疗法等方法进行调理。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丰富的食物摄入量,减少寒凉、生冷及难以消化的食物。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来增强脾胃功能,进而缓解因脾胃气虚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2.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通常需由专业中医师开具处方,患者服用具有补益脾胃功效的中药材或方剂,如党参、白术等。这些药材能够调养脾胃气血,对于脾胃气虚所导致的腹泻、乏力等情况有较好的效果。
3.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是在特定穴位上施以温热刺激的方法,可采用足三里穴、关元穴等穴位进行艾灸。此方法能促进气血运行,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助于改善脾胃气虚引起的一系列不适现象。
4.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涉及选择适宜的锻炼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活动,建议每日定时练习。规律性地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升脾胃功能,辅助改善脾胃气虚状态。
此外,患者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脾脏负担。同时,注意保暖,防止风寒湿邪侵袭,以免损伤阳气,影响脾胃运化功能。

2024-01-21 19:25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是指对食物缺乏需求的欲望。严重的食欲不振称为厌食。 食欲的中枢在下丘脑,其与大脑皮层有广泛的联系。在下丘脑有两个调节摄食的中枢,一个是饱足中枢,在腹内侧核,动物实验,破坏此中枢,出现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另一个是嗜食中枢,在腹外侧核,破坏此中枢,动物出现食欲丧失,拒食。这两个中枢相互调节,以控制摄食。

  • 症状起因:引起食欲不振的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以下9点: 1、过度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 会引起胃壁供血不足,胃分泌养活,使胃消化功能减弱。 2、饥饱不均: 胃经常处于饥饿状态,久之会造成胃粘膜损伤,引起食欲不振。 3、情绪紧张过度疲劳: 在当今快节奏和竞争的社会中,人们容易引起失眠、焦虑等紧张情绪,导致胃内分泌酸干扰功能失调,引起食欲不振。 4、暴饮暴食使胃过度扩张: 食物停留时间过长,轻则造成粘膜损伤,重则造成胃穿孔。 5、酗酒吸烟: 酒精可损伤舌头上专管味觉的味蕾,酒精也可直接损伤胃粘膜,如果患有溃疡病、慢性胃炎,酗酒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胃和十二指肠穿孔;烟雾对胃粘膜的危害并不小于饮酒,吸烟也会引起慢性胃炎。 6、生冷食物: 经常吃生冷食物,尤其是睡前吃生冷食物易导致胃寒,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7、药物因素: 有些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某些药物长期服用可导致药原性味觉障碍。有时也与环境、心理状态、食品的加工等有一定的关系。 8、睡前饱食: 晚餐过饱,必然使胃肠负担加重,胃液分泌紊乱,易出现食欲下降。另外,还可导致肥胖、睡眠不实、结石、糖尿病等。 9、饱食后运动: 饱食后短时间内剧烈运动会导致胃蠕动增快,继而出现胃痉挛,出现胃部长痛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有的甚至可能造成胃扭转。

  • 可能疾病: 急性黄疸型肝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时行感冒 男性急性淋病 肝炎后肝硬化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消化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