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补充说明:湿热痹病是什么症状
2022-03-15 17:32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擅长: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冠脉疾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电解质紊乱、脊神经病、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脊髓疾病、脑神经病、脑血管病、运动障碍性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睡眠障碍、高胆固醇血症、感冒、面神经麻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血管性认知障碍、失眠症
提问
湿热痹病临床表现可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遇冷可稍微舒缓,平时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
痹病指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湿热痹病在中医中是指痹证的一种类型,多是因感受风热之邪,与湿相并,而致风湿热和邪为患。素体阳盛,或阴虚有热,感受外邪之后,易从热化;或因风寒湿痹日久不愈,邪留经络、关节,瘀而化热,以致出现关节红肿,疼痛,发热等症,而形成湿热痹病。治疗原则,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疗程较长,可以通过望闻问切4诊合参来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辨证施治,选择合适的方药。方药多选用白虎桂枝汤辨病邪偏胜风寒湿热为病各有偏胜,根据临床主症特征,分辨主导病邪。如游走不定而痛者为风邪胜;疼痛剧烈,遇冷加重,得热则减者,寒邪为胜;重着固定,麻木不仁者湿邪为胜;病变处掀红灼热,疼痛剧烈者热邪为胜;病变处有结节、肿胀、瘀斑或肢节变形者,为痰瘀阻痹。辨别虚实根据病程长短及全身状况辨别虚实。一般突然发病,或发病虽缓,但病程短者多为实证。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多虚实夹杂。疲乏少动者多气虚;面色苍白,心悸者多血虚;肌肉麻木,肢节屈伸不利者多肝虚筋失所养;骨节变形,腰膝酸软,多肾虚骨痹不已。
饮食中要清淡饮食,不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和一些过寒凉的食物,蔬菜,饮食清淡,避免劳累,不要熬夜。平时要避免淋雨涉水,可以多喝些温开水。
2022-03-17 15:21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症状起因:主要由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病久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一般多以正气虚衰为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为外因。痹证起病一般不明显。疼痛呈游走性或有定处,有的为刺痛、或麻木、或肿胀。但部分患者起病有发热、口渴、咽红痛、全身不适等症,继之出现关节症状。本病初起,以邪实为主。病位在肢体皮肤经络。久病多属正虚邪恋,或虚实夹杂,病位则深入筋骨或脏腑。临床上可出现瘀血痰浊阻痹,气血亏虚;或复感于邪,脏腑损伤等病理变化。
可能疾病: 夏季热 往来寒热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西伯利亚立克次体斑疹热
就诊科室:内科
吲哚美辛巴布膏
用于缓解局部软组织疼痛,如 (1)运动创伤(如扭伤、拉伤、肌腱损伤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疼痛。 (2)慢性软组织劳损(如颈部、肩背、腰腿等)所致的局部酸痛。 (3)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的局部对症止痛治疗。
双蚁祛湿通络胶囊
补肝肾、益气血、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的功能,临床用于改善肝肾两亏、气血不足引起的腰膝冷痛、肢气肿胀、麻木不仁、酸软乏力、屈伸不利等痹证症状。
雷公藤多苷片
祛风解毒、除湿消肿、舒筋通络。有抗炎及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作用。用于风湿热瘀,毒邪阻滞所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症,白塞氏三联症,麻风反应,自身免疫性肝炎等。
人参固本口服液
滋阴益气,固本培元。用于阴虚气弱,虚劳咳嗽,心悸气短,骨蒸潮热,腰酸耳鸣,大便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