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儿科> 新生儿科>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放血治疗

精选回答(1)

李红冬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内科学和全科医学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擅长大内科和外科以及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心理咨询。

提问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措施包括放血治疗、光疗、白蛋白治疗、脾脏切除术以及血细胞去除术。这些措施旨在降低红细胞数量,改善症状,但具体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患儿情况制定。
1.放血治疗
放血治疗通过减少血液容量来降低红细胞计数,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的高胆红素血症。此方法在新生儿黄疸时使用,需密切监测婴儿的生命体征及电解质平衡。
2.光疗
光疗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利于排出体外。主要针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以及母乳喂养引起的黄疸。实施时应保护眼睛和会阴部。
3.白蛋白治疗
白蛋白治疗旨在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胆红素的清除。对于新生儿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伴有水肿或心脏负荷增加的情况具有较好的效果。
4.脾脏切除术
脾脏切除术是通过手术直接移除病变器官的方法,以减轻贫血症状。当上述治疗无效且考虑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时可考虑行脾脏切除术。
5.血细胞去除术
血细胞去除术通过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成熟红细胞提前破坏而降低其寿命。主要用于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需要定期输血维持生命者。
以上提及的所有治疗方法都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024-02-24 16:11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jaundice)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渍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