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时间:不清楚
心下支饮的症状
补充说明:心下支饮的症状
a******W 2022-03-31 18:17
我要咨询
精选回答(1)
心下支饮的症状包括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咳嗽,这些症状可能表明存在心脏或肺部问题,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1.心悸
心下支饮患者存在痰浊内扰的情况,痰浊上犯于心,导致心神不宁,出现心悸的症状。心悸主要表现为患者自觉心跳剧烈或快速跳动,可伴有焦虑感。
2.怔忡
怔忡通常由心阳虚弱、水饮停聚心下所致。当心阳不足时,不能正常运行气血,从而引发怔忡。怔忡常表现为持续性的心慌、惊恐不安等症状。
3.胸闷
胸闷可能是由于痰湿停滞于肺和心脏之间,影响了气血的正常运行,使胸部感到压抑。胸闷的特点是胸部胀满或压迫感,可能伴随呼吸困难。
4.气短
气短可能源于痰浊阻滞肺部,影响到正常的肺通气功能,使得氧气交换受阻。气短表现为呼吸浅表且频率增加,尤其是在活动后会感到呼吸急促。
5.咳嗽
咳嗽的发生可能是因为痰液积聚在肺部,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反射性咳嗽。咳嗽多为干咳或有少量痰液,有时伴随喘息声。
针对心下支饮的症状,建议进行相关检查如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等以评估肺部情况和心脏结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使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方进行调理。患者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以减少症状发生。
2024-04-01 23:47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怔忡是以阵发性,或持续发作为特点,病人自觉心中剧烈跳动的一种急性病证。甚于惊悸,发则心动悸跃不能自主。关于本证的针灸治疗,最早亦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灵枢》中提到足三里等穴可治“心澹澹然”;《针灸甲乙经》中列缺等19个穴位的主治涉及到本证;宋《针灸资生经》倡用百会灸疗,明《针灸大成》强调内关、公孙等八脉交会穴用于本症的治疗。现代医学中各种类型的重症心律失常,与本证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