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心动过缓> 心动过缓血压低是什么原因

精选回答(1)

任正新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甲

擅长:擅长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体检综合分析和健康指导有一定的经验。

提问

心动过缓血压低可能是高血钾症、甲状腺功能减退、颅内压增高、脑膜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的表现,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高血钾症
高血钾症是指血液中钾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受到影响,引起心律失常。当钾离子浓度过高时,会导致心肌细胞兴奋性降低,自律性下降,从而出现心动过缓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葡萄糖注射液、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以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改善症状。
2.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全身代谢率降低的一种疾病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心脏收缩力减弱和心率减慢的现象发生。这主要是因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影响了心脏的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补充甲状腺激素是主要治疗方法,常用药物包括左旋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起始剂量需小且逐渐增加至目标值,定期随访调整剂量。
3.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时,脑组织受到压迫,脑血管扩张,导致脑血流量增加,进而引起颅内血管运动中枢抑制,使心跳减慢。此外,颅内高压还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进一步降低血压。降低颅内压是关键,可通过服用片、甘露醇注射液等利尿剂来缓解水肿,减轻压力。
4.脑膜炎
脑膜炎是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性疾病,致病菌产生的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其功能紊乱,引起头痛、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抗生素治疗是首选方案,医生会依据病原学培养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G、头孢曲松钠等。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心肌供血减少,引起心绞痛发作,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此时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缺氧,容易引起心动过缓。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是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通过导管将堵塞的冠状动脉开通,恢复血流,减轻心脏负担。术后需注意观察穿刺部位出血、肿胀等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
建议关注血压监测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等。必要时,可以进行电解质分析、甲状腺功能测定、颅内压测量等检查,以便更好地评估病情并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2024-04-07 05:36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

疾病百科

颅内压增高

正常人颅内有一定压力,称为颅内压(简称颅压),通常是指在水平卧位、身体松弛的状态下,经腰椎穿刺接上一定内径的管子所测得压力,因而又确切地称之为脑脊液压力。侧卧位测量成年人平均脑脊液压力超过1.96kPa(相当200mm水柱)时,称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是临床常见的许多疾病共有的一组症候群。

  • 症状起因:凡能引起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的病变均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常见的病因有: 1、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肿瘤、血肿脓肿囊肿、肉芽肿等,既可占据颅腔内一定的容积,又可阻塞脑脊液的循环通路,影响其循环及吸收。此外,上述病变均可造成继发性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 2、颅内感染性疾病:各种脑膜炎脑炎、脑寄生虫病,既可以刺激脉络丛分泌过多的脑脊液,又可以造成脑脊液循环受阻(梗阻性及交通性脑积水)及吸收不良;各种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的毒素可以损伤脑细胞及脑血管,造成细胞毒性及血管源性脑水肿;炎症、寄生虫性肉芽肿还可起到占位作用,占据颅腔内的一定空间。 3、颅脑损伤:可造成颅内血肿及水肿。 4、脑缺氧:各种原因造成的脑缺氧如窒息、麻醉意外、CO中毒,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肺性脑病、癫痫持续状态重度贫血等,均可造成脑缺氧,进一步引起血管源性及细胞毒性脑水肿。 5、中毒:铅、锡、砷等中毒。某些药物中毒,如四环素、维生素A过量等。自身中毒如尿毒症、肝性脑病等,均可引起脑水肿,促进脉络丛分泌脑脊液,并可损伤脑血管的自动调节作用,而形成高颅压。 6、内分泌功能紊乱:年轻女性、肥胖者,尤其是月经紊乱及妊娠时,易于发生良性颅内压增高可能与雌激素过多、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少而产生的脑水肿有关。肥胖者可能与部分类固醇溶于脂肪组织中不能发挥作用而造成相对性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少有关。

  • 可能疾病: 猪带绦虫病 硬脊膜脓肿 硬脑膜脓肿 肺炎球菌脑膜炎

  • 常见检查:

  • 就诊科室:神经、脑外科

推荐医生更多

蔡惠英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张青龙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吕建光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冷贵生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陈刚 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

吴敏 副主任医师

提问

南京天佑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