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消化内科> 脾脏触诊> 脾脏触诊的检查方法

脾脏触诊的检查方法

发病时间:不清楚

脾脏触诊的检查方法

补充说明:脾脏触诊的检查方法

a******W 2022-04-30 22:48

实验室检查 空腹 脾脏触诊 腹部 软组织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鲍茜 主治医师 三甲

擅长:消化内科

提问

脾脏触诊通常在医生的体检中进行,有时也需要结合腹部超声检查、CT扫描、MRI检查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常规、骨髓活检等实验室检查来评估脾脏的情况。如果需要进行脾脏触诊或其他相关检查,建议及时就医。
1.腹部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式,可以观察脾脏大小、位置和结构。患者躺在检查床上,医生使用高频声波探头轻柔地扫过患者的腹部,记录脾脏和其他内脏器官的影像信息。
2.CT扫描
CT扫描能够提供更为详细的解剖信息,对于脾脏肿大或异常情况的诊断有帮助。患者平卧于检查床上,在计算机控制下接受X线照射,分次旋转采集数据并重建图像。
3.MRI检查
MRI检查对软组织分辨率高,有助于评估脾脏内部结构是否正常。患者仰卧于磁共振成像仪上,利用强大的磁场产生多维图像。
4.血常规
血常规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等问题,进而影响脾脏功能。通过抽取外周血液样本,在实验室中分析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等参数。
5.骨髓活检
骨髓活检能直接观察脾脏造血组织的情况,对某些血液疾病引起的脾脏肿大的诊断有价值。从髂后上棘处取出一小块骨髓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
脾脏触诊时应避免饭后立即进行,以免因胃内容物增多而影响触感。建议在空腹状态下进行,以确保准确性。

2024-03-06 06:54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