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科> 神经内科> 癫痫> 癫痫> 小儿硬脑膜外血肿的症状是怎么样的?小儿硬脑膜外血肿症状有哪些?

小儿硬脑膜外血肿的症状是怎么样的?小儿硬脑膜外血肿症状有哪些?

发病时间:不清楚

小儿硬脑膜外血肿的症状是怎么样的?小儿硬脑膜外血肿症状有哪些?

补充说明:小儿硬脑膜外血肿的症状是怎么样的?小儿硬脑膜外血肿症状有哪些?

a******7 2011-06-06 13:07

小儿硬脑膜外血肿 意识障碍 癫痫 瘫痪 脑外伤 骨折 急性硬膜外血肿 颅骨骨折 颅内压增高 脑疝 枕骨大孔疝 产后 Cushing反应 肌力减弱 血压降低 烦躁不安 癫痫发作 头部外伤 瞳孔散大 锥体束征阳性 出血性休克 颅内血肿 精神 易激惹 光反射消失 昏迷 抽搐 前囟张力增高 无力 血压下降 嗜睡 水肿 发育 颅内高压 偏瘫 反射 脱水 麻痹 头痛 增高 呕吐 出血 开颅手术 手术 脉搏 血压 大脑 神经 下肢 动脉 颅骨 眼球

我要咨询

其他人还在看

医生回答(1)

陈波 主治医师 三甲

提问

小儿硬脑膜外血肿有多种症状,收集了该病的所有症状,希望对您有帮助:

  1.临床表现 主要是急性脑受压的症状,症状出现的缓急和严重程度与出血的速度、部位及患儿的代偿能力有关。在小儿,血肿多为静脉性出血,血流压力低,出血缓慢;加之颅内代偿能力强,因此急性脑受压症状轻,并且症状出现较晚。额颞叶的血肿可因占位效应的增大导致颅内压增高,晚期可出现小脑幕切迹疝的症状;而后颅凹因容积小,只要少量出血即可导致枕骨大孔疝。


  (1)意识障碍:年长的患儿可有典型的“原发性昏迷-中间清醒期-继发性昏迷”的病情发展过程,而在婴幼儿原发性意识障碍常不典型,多表现为伤后的哭闹、激惹和烦躁不安,随后出现意识障碍的进行性加深,直至出现脑疝症状。


  (2)颅内压增高表现:随着血肿的增大,颅内压进行性增高,患儿可出现头痛、呕吐、前囟张力增高膨隆等表现,但因小儿颅内代偿能力较强,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出现较成人晚,可仅表现为精神变弱,嗜睡或躁动不安等。呕吐症状在小儿中出现频率较高,并且多在外伤后早期出现,可能是外伤时脑室内压力的突然变化刺激四脑室底的呕吐中枢引起,后期呕吐症状可能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3)瞳孔的改变:受伤的当时,部分患儿出现双侧瞳孔的扩大,随后多恢复正常。在脑疝出现的前期,可出现血肿侧的瞳孔的缩小,对光反射的迟钝,此为动眼神经受刺激的表现,但在临床上很难发现。出现脑疝后,则血肿侧的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此为动眼神经受压麻痹的表现,多提示有小脑幕切迹疝的发生,病情危重,需紧急手术治疗。


  (4)局部神经体征:患儿在外伤后易出现癫痫发作,与血肿对皮质的压迫、刺激和小儿的皮质抑制功能发育不完善有关,癫痫可由一侧肢体的抽搐开始,逐渐发展为大发作。血肿如果位于运动区附近,可导致对侧锥体束征阳性,出现对侧肢体的无力或瘫痪,上下肢程度可不等;而发生脑疝使大脑脚受压时,也可出现对侧肢体的偏瘫。


  (5)生命体征的变化:随着颅内压的不断增高,患儿可出现脉搏减慢、血压增高、呼吸加深减慢的代偿性改变(Cushing反应),但在婴幼儿通常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可掩盖脑疝的早期征象。颅内压持续升高出现脑疝压迫脑干时,则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呼吸节律紊乱,最后脑干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2.儿童硬膜外血肿的特点


  (1)通常是静脉性出血,不合并颅骨骨折:在成人,硬膜外血肿多是动脉性出血,并且多合并有颅骨骨折;而在儿童和婴幼儿,硬膜外血肿通常是静脉性出血,而且30%~40%的患儿不合并颅骨骨折。


  (2)继发昏迷出现前没有神经系统异常发现:成人脑外伤原发昏迷后,在硬膜外血肿占位效应形成继发性昏迷前,通常有一个中间清醒期;但是在儿童外伤初期可能仅仅是片刻发愣,随后出现的哭闹和激惹,在继发昏迷出现前36~48h内经常没有神经系统异常发现。


  (3)可导致出血性休克:儿童未成熟颅骨极具扩展特性,有时可有100ml以上的血积存于硬膜外腔,在婴儿会导致出血性休克。


  (4)新生儿特点:新生儿在应用产钳助产后,通常会发生硬膜外血肿和颅骨骨折,而且血肿还可经分离的骨缝或骨折线进入帽状腱膜下腔。


  (5)随血肿发展出现意识变化:儿童硬膜外血肿可发生在看起来极其轻微的损伤之后,大约有50%的儿童和85%的婴儿并没有意识的丧失,只是随着血肿的发展会出现意识的变化。


  (6)常见后颅凹硬膜外血肿:后颅凹硬膜外血肿在儿童期比较常见,主要是儿童坠落跌伤头颅引起,占儿童后颅凹外伤的25%~38%,出血最常见的来源为硬膜静脉窦或板障静脉。


  通常在受伤初期内意识可能保存,随后很快出现神经系统受损的体征,可表现为进行性头痛、呕吐、昏迷或小脑和脑干受损征象。颅骨X线平片有65%的患儿有枕骨骨折,一旦诊断,应行钻孔后开颅手术。


  小儿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需仔细观察病情变化才能做出正确诊断。小儿外伤后出现嗜睡、不安、易激惹、呕吐、癫痫发作或一侧肢体肌力减弱时应考虑颅内血肿的可能,应进一步行头颅CT检查,如果意识障碍进行性加深,并出现瞳孔变化和生命体征的紊乱,则表示已进入脑疝前期,需紧急手术处理。诊断中还应注意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的发现,迟发性血肿是指首次CT扫描没有异常影像,而是在相隔几小时或数天之后再次复查,才发现血肿。迟发性血肿占硬膜外血肿总数的5%~22%,其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患儿头部外伤时存在硬脑膜出血源,但因伤后脑组织水肿或颅内压增高等因素形成的填塞效应,对出血点起压迫作用;随后若采取过度换气、强力脱水等措施,或因全身血压降低导致的颅内高压急剧降低,使原先的出血点失去填塞效应,造成硬膜的剥离,引发迟发性硬膜外血肿。临床上,此类患儿常有病情的突然恶化,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手术清除血肿。

2011-06-06 13:18

举报

向医生提问

疾病百科·症状自查

个人信息
性别:
请选择
年龄:
请选择
  • 一个月内
  • 2~11个月
  • 1~12岁
  • 13~18岁
  • 19~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64岁
  • 65岁以上
职业:
请选择
  • 工人
  • 农民
  • 教师
  • 服务员
  • 司机
  • 厨师
  • 办公室/白领
  • 医师/护士
  • 公务员
  • 销售/采购
  • 其他
相关症状
开始自查 请输入您的信息
适用药品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

本品适用于有胃肠道功能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1.厌食和其相关的疾病-因代谢应激,如创伤或烧伤而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经性/精神性疾病或损伤-意识障碍-心/肺疾病的恶病质-癌性恶病质和癌肿治疗的后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2.机械性胃肠道功能紊乱-颌面部损伤-头颈部癌肿-吞咽障碍-上消化道阻塞,如食管狭窄;3.危重疾病-大面积烧伤-创伤-脓毒血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4.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5.本品能用于糖尿病病人。

丙戊酸钠缓释片

用于治疗全身性及部分发作性癫痫,以及特殊类型的综合症。1.全身性癫痫适用于: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及混合型发作。2.部分性癫痫适用于:简单部分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3.特殊类型综合症:West,Lennox-Gastaut综合症。

巴氯芬片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1、 多发性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2、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丹参酮胶囊

抗菌消炎。用于痤疮,扁桃腺炎,外耳道炎,疖、痈,外伤感染,烧伤感染乳腺炎蜂窝组织炎,骨髓炎等。

名医在线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求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