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3)
面色发黄、大便发黑很可能是饮食不当引起的,也可能是消化性溃疡、胃出血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饮食不当
若是吃了较多猪血、鸭血等食物,可能会出现大便颜色发黑的情况,还可能会伴随腹胀现象。患者可以改变饮食结构,减少上述食物的摄入进行改善。
2、消化性溃疡
若是身体免疫力比较低,可能会使胃肠道黏膜受到细菌入侵诱发消化性溃疡,大部分患者会出现胃痛、腹胀、厌食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身体消瘦、面色发黄等现象。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注意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3、胃出血
如果存在胃出血的情况,会导致胃黏膜损伤,使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出现呕血、便血、面色苍白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必要时可以通过介入治疗,从而止血。
除此之外,也可能是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肝硬化等疾病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07-21 22:51
举报你好,根据你的咨询,面色晦暗,大便糖泄、四肢浮肿、脘腹胀痛、背痛,属于内分泌失调,脾肾阳虚的症状,可以经常吃一些红枣,龙眼肉,山药,枸杞,薏米,红豆,莲子,核桃仁,糯米粥,症状严重者,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逍遥丸,金贵肾气丸,人参健脾丸治疗,详细治疗意见,到当地医院中医科咨询一下。
2017-10-08 11:29
举报病情分析:你好,你咨询的情况应该是脾虚有影响引起的,可医生面诊后确诊。
指导意见:服用参苓白术散 ,双歧杆菌治疗有一定帮助。 忌辛辣酒等刺激性食品 和生冷油腻食品有一定帮助。
2013-01-27 11:03
举报相关问题
向医生提问
脾虚,中医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症状起因:一、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药、食损脾或慢性肾病患者湿邪久居,损伤脾气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生化之源不足。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几乎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二、脾虚的类型: 1、脾气虚: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抵抗力不足,素体虚弱。 2、脾阳虚: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中气下陷:中气亦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4、脾不统血: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 三、西医认为,脾虚的原因例如中老年,牙齿松动、脱落,味觉减退;胃肠道平滑肌开始萎缩,弹性减低,蠕动变慢,食物在胃肠道中行进(消化)速度减慢,易于滞留;同时,胃肠道内的表面的枯膜逐渐变薄,消化腺也逐渐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对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由于这些生理的变化,就造成了中老年人的脾胃逐渐衰弱,消化功能下降,从而发生了上述的种种不适。
常见检查:
就诊科室:中医